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宗教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上善若水,利物不爭」

2022-03-24宗教

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水,是一種具有不同形態的物質,固態時候是冰的堅硬,液態時候是水的柔軟,氣態時候是氣的灼熱。每個形態都具有明顯的特征,而我們又習慣在人生中去拿水來做參照物,比如柔情似水,上善若水。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老子【道德經】中的上善若水的章節,看老子是如何評價水的。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上善若水,利物不爭」

老子的【道德經】中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上善若水,利物不爭」

最高的德性就好似水的德性,水善於滋潤養育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水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總是把自己居於眾人之下,心胸沈靜而明澈。待人善於真誠、友愛和無私,言談善於格守信用,為政善於精簡處理,能把國家治理得很好,處事能夠善於發揮所長,行動善於把握時機。最善的人所作所為正因為有不爭的美德,所以沒有過失,也就沒有怨咎。

老子在這裏將水作為人格的最高寫照和完美表達,他諄諄告誡世人言談舉止要行雲流水,循循善誘,悠然灑脫。統治者施政就要和水一樣,采取低姿態,采用懷柔政策,以柔克剛。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上善若水,利物不爭」

東晉內部士族之間相互爭權奪利,而先秦日益強壯,在這種情況下,謝安積極奉行王道緩和士族矛盾,穩定政局的政策,同時奉行「鎮以和靖,禦以長算,不存小察,弘以大綱」的方針,團結異己,共同維護晉室。在桓溫死後,謝安不僅沒有打擊排抑桓氏家族,還讓桓溫的弟弟桓沖階梯了他各個的權位。公園379年,襄陽被前秦苻堅攻陷後,桓沖因戰守無妨,引咎辭職。謝安也未懲辦他,仍讓他繼續領兵扼守中遊。他不計前嫌、寬宏大量的胸懷深深感化了桓氏兄弟。除了均衡士族勢力、化解集團矛盾之外,謝安作為宰相,還特別註意選拔英才,進行制度改革。在她選拔的優秀人才之中,有文才、有武將、最有代表性的莫過於謝玄、桓伊、徐邈、範寧四人。他用人唯才,不避親故。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上善若水,利物不爭」

在老子看來,最高的德性、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樣,具有道的精神:生化、利生。我們都知道地球上一切原始生命都孕育於水,水就是生命之源。同時水還有另一個精神就是「不爭」,水都是順勢而為,沒有固定的形式,遇到阻擋就繞道而行。老子提倡我們學習水的精神也就是不要與萬物相爭,保持一種利他的精神做事。

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也是如此。很多事情不要逆勢去做,最好順勢而為。保持自己像水一般的柔軟,盡量的去幫助自己力所能及的人,不要過多的去爭奪名利,一切都是有道的規律迴圈。同時我們也要悠然灑脫,不要受到現實誘惑的束縛,積極向上地走出自己的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