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實和中國人的觀音信仰有關。
要知道,在中國,佛教中信仰最盛的不是釋迦牟尼,而是觀音菩薩。
為什麽呢?
大家知道,中國的漢傳佛教是大乘佛教,而大乘區別於小乘的一點,就是不但講「自渡」、而且講「渡人」,不但講「自覺」,而且講「覺他」,——用老百姓能聽得懂的話,就是「普度眾生」。
那麽普度眾生靠誰來渡?不是靠佛,而是靠菩薩。佛陀的本意是「覺悟者」,也就是自覺者。換言之,佛陀是導師,他能引人覺悟,但卻不是救世主。要知道,原始佛教就是小乘,所以從一開始的設定上,佛就不具備拯救世人的職能。而當佛教發展出大乘之後,需要普度眾生,那這個「度人」、「覺他」的智慧只能由菩薩來擔當,「菩提薩埵」本意即為「大覺有情」或者叫「覺有情」,也就是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大聖人。換言之,菩薩就是體現「他力」救助的。
正由於菩薩擔當了普度眾生的任務,所以菩薩崇拜是中國大乘佛教中一個最基本的外在表現。也正因為如此,四大菩薩的道場全部在中國:觀音菩薩在普陀山,文殊菩薩在五台山,普賢菩薩在峨眉山,地藏菩薩在九華山。
但是,在四大菩薩中,觀音菩薩的信仰遠遠超出了其他三位,為什麽呢?
因為四大菩薩職能不同。觀音菩薩主「悲」,是慈悲的象征,文殊菩薩主「智」,是智慧的象征,地藏菩薩主「願」,是大願的象征,普賢菩薩主「行」,是行動的象征。在佛理上,四位菩薩沒有高低之分,但在民間中,觀音受到的歡迎卻遠在文殊、普賢之上。
這是因為既然觀音菩薩主悲,是慈悲的象征,既然是慈悲,就必然是救苦救難。救苦救難對於現世百姓而言,永遠具有極大的吸引和誘惑力。
觀音信仰從魏晉時就傳入了中國,但真正發展起來,卻是在唐宋以後。這個現象我覺得可能和彌勒信仰的式微有關。
據有學者考證,彌勒信仰是由中東地區彌賽亞信仰發展而來。所謂彌賽亞,就是救世主,希伯來語稱「彌賽亞」,希臘語稱「基督」。一般認為,中東的彌賽亞信仰傳入印度之後,就形成了彌勒信仰,所以彌勒和彌賽亞一樣,都是在未來的末世降臨,來拯救世人。
正因為彌勒信仰有救世的教義,所以中國佛教早期,彌勒信仰極為盛行,舉個栗子,玄奘就是虔誠的彌勒信仰者。由於彌勒具有救世的含義,這就和觀音的救苦救難形成了業務上的重疊,大家自然都更願意相信未來佛。
但是,也正由於彌勒是未來佛,他將在末世某個時候降世拯救世人,這一方面給很多底層民眾提供了一個虛幻的希望,但同時也給很多反抗者以理由。從北魏到唐朝,有無數的反抗者以「彌勒降生」為旗號而起義,既然老百姓活不下去了,那麽現在就是末世,我就是彌勒降生,現在來拯救大家了。這樣的口號可想而知具有多大的煽動性。因此從唐朝中期開始,國家有意識地開始壓制彌勒信仰,自此之後彌勒信仰開始式微。最後彌勒信仰的別支就發展為白蓮教,地下秘傳,成為了造反專業戶。
隨著彌勒信仰的式微,觀音信仰卻持續走強。很多人既然不再相信未來佛救世了,那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自然大行其道。所以從唐宋以後,觀音信仰就成為中國佛教信仰的NO.1了。
唐宋後,觀音信仰在民間的普及,除了救苦救難的教義、競爭者彌勒信仰的式微之外,還在於以下幾個原因:
1、觀音身世的中國化。觀音的身世,佛經中有很多中說法,但中國老百姓都不認同。中國民間流傳的觀音身世,是說她是妙善公主,這一帶有強烈儒家和道教色彩的傳說,出現在北宋時,得到了廣大老百姓的認同。
2、觀音形象的女性化。眾所周知,觀音原本是男象,但在中國最終卻女性化。雖說菩薩沒有性別,非男非女、亦男亦女,但形象如觀音菩薩這樣變化的,還是獨一個。在南北朝時,中國就出現了女身觀音的造像,但觀音徹底完成由男轉女,也正好是唐到宋這一段時間。
不要小看觀音形象的這個轉變,正因為觀音從男轉女,所以她才走入到了中國家庭最核心、最隱秘的地方:婦女閨房。由此觀音信仰就在社會一半人口中牢牢紮根。
3、觀音新神職的出現。觀音主要是救苦救難,可在中國卻又承擔起了送子娘娘的工作。由於觀音完成了從男到女的轉變,作為一個女神,從某種意義上講,承擔生育職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這麽一來,這一新職務給她帶來了無數新的信徒。
4、佛教和道教的相互滲透。雖然佛教和道教是兩種不同的宗教,但老百姓哪裏管你那麽多,特別是中國老百姓,秉承自古以來的見神就拜的原則,也信佛、也敬道,如此一來,佛道兩家的神開始相互交流。誠不必提起【封神演義】中把觀音該做慈航道人的番外,就是在民間,老百姓也多把觀音菩薩當成玉帝所封的官。如此一來,觀音信仰也就更入人心。
題主說【寶蓮燈】裏天庭撕逼,為什麽觀音要來湊熱鬧?原因就在於此處。由於佛、道兩教的互相滲透,兩教神靈極大的融合,很多神靈既是道教神,又是佛教神,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托塔李天王和哪咤爺倆。這爺倆本來是原汁原味的印度佛教神,但硬生生地被中國老百姓改造成了中國人,到了天庭任職,和佛教倒沒有關系了。觀音雖然在教義上沒有成為道教神,但也受道教影響極大,很多地方都是把她作為中國土著的道教神來處理,所以當天庭撕逼的時候,觀音就發揚主人翁精神,主動出面了。其實不止【寶蓮燈】,你看【西遊記】中,如來佛出場還要玉皇大帝去請一下,還有電外國友人的樣子,但觀音就自動跑到玉帝面前去出謀劃策了,這就是因為在中國老百姓的心目中,這位漂亮富態的觀音姐姐就是我們中國自己人啊。
5、觀音道場的中國化。佛經中說觀音住在光明山,音譯即補陀珞珈山,學者一般認為指的是斯裏蘭卡附近。但在唐末時,四大菩薩的道場被紛紛安置在了中國,其中觀音菩薩的道場從光明山變成了普陀山,改在了浙江舟山群島上。別小看這道場的改變,這一下就讓中國老百姓能親身前往菩薩道場朝拜,其宗教心理上的感受是不言而喻的。
正是為這些原因,觀音信仰在中國大行其道,所以中國老百姓有困難首先要找的,一定是觀音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