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宗教

想學坐禪誰能教我?

2022-04-11宗教

比較贊同「普波居士」的看法。想學坐禪,只能去寺院找禪堂的師傅教,人家是專業的,別的人都或多或少帶有主觀經驗,甚至說的是錯的,並不一定適合你。我下面的回答不是為了教你,只是對之前在寺院修行時所學所做的一個個人總結,想與各位修行人探討。

坐禪時,雙腿交叉,上身挺直,眼睛微閉,雙手結印,均勻平靜地腹式呼吸。

坐禪的第一階段是排除雜念。當人坐在那裏腦袋放空的時候,不一會兒就會蹦出一個念頭。比如突然想動一動腿,想撓一下耳朵,想起今天發生的某件事,昨天聽到的一句話,一段旋律,一個電影片段,等等。這些念頭都不受自己控制,並且隨起隨滅,會幹擾到自己的參悟行程。就像一片平靜的海面上不斷有魚兒躍出、落下,激起漣漪,那麽原本平靜的海面也變得不平靜了。因此,坐禪時不想其他,就只關註這些雜念,註視他們的起滅,直到雜念越來越少。但是大腦平靜無雜念並不是我們修行的目的,我們的目的是為了思考人生所遇種種煩惱的來由及如何解決,從而達到「慧」的狀態。打個比方,排除雜念就像是先拔出野草,方便以後耕種作物。

坐禪的第二階段是深入思考。具體思考什麽都可以,目標是減少我們所受的煩惱。比如,思考今天哪件事做的對不對,為什麽;思考我在對人對事時是不是起了不好的念頭;思考最近一次的貪念、嗔怒、愚笨,分析它們的原因,一級一級往前去追究原因;也可以從現在往前回顧自己的經歷,直到遍歷自己的整個人生;等等。這些問題的剖析往往需要深入的思考,因此需要第一階段對於雜念的控制。透過這樣的思考,或者說訓練,人會逐漸養成關註自己當下念頭的習慣,像「執杖牧牛」一樣審視它們,好的念頭就執行,不好的念頭就打住。透過深入思考,來分析自己的煩惱,對抗「貪、嗔、癡」三毒,最終達到「慧」的境界。

在禪堂中,坐禪前要「行香」、「跑香」(燒香巡堂),坐禪後也要活絡筋骨,不然久坐盤腿,會使兩腿氣血瘀滯的地方無法充分化開。

總之,坐禪不是讓自己去坐在那休息的,相反,坐禪是一件極需要用功的事,只有勇猛精進才能有所進步。這也是禪宗的主要修行方式。同時,坐禪也是很難的一件事,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是腿疼、「昏沈」(打瞌睡)和「掉舉」(心躁浮不靜),這些都要透過具體行動來克服,避免用功而無效。

關於坐禪的好處。曾國藩認為,靜坐是去除浮躁,強大內心的最好辦法。每遇大事難事,需要做決策時,曾國藩都先去內室靜坐一炷香的時間,然後再泰然處之,從而不帶任何情緒地做抉擇。正如他所說:「先靜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美國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也表明,每天靜坐20分鐘,持續一周後,專註力和情緒控制力就能有所改進,焦慮、情緒低落、憤怒等負面情緒則大幅下降。不僅如此,靜坐訓練還可以疏通腦部的血液迴圈,使腦部反應從「對抗或逃避」轉為「接受現實」,從而增進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