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看我親身體驗與解讀。
所謂性光,就是你身體內那個「真我」發出的光芒,佛教裏有時稱「自性」,有時稱「實相」,我覺得最好的叫法應該是「佛性」。
佛陀看見了這個東西每人本自具足,所以他說人人都可成佛。那麽,為什麽凡夫看不到呢?因為被塵垢(世俗的貪嗔癡)層層蒙蔽了。
而在道教裏,這個性光被稱為三魂中的主魂。主魂在未降生為人之前,各自寄托在宇宙中能量度不等的天界磁場中,降生時,以超光速(超越物質光許多的速度)離開所寄托的天界磁場,從今世肉體的靈台竅門(百會穴位置)進入,到達心窩(膻中穴位置),初生嬰兒方有了靈魂。
不管叫主魂,還是叫佛性,它都是先於天地而生的那個東西,佛教裏描述它」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道教裏稱它為「大道」,因為所有的萬物包括三千大千世界都是由它化生的,佛陀與老子看到了,而我們凡夫看不到。
佛陀說它不可說不可說,因為它既具有物質的內容,也具有意識的內容,現代科學用所謂的粒子、波粒二重性等概念加以描述,也達不到其萬億分之一的真理。
自古以來所有修持的法門,都是以各種方法嘗試開啟這個佛性(主魂)隱藏的玄機,培養出超乎人類五官所能認知的智慧,了解生命的真正意義,達成上天賦予的使命。但只有釋迦摩尼佛達到五眼六通、成道證果的境界,因此佛教流傳至今還有修持的功能,其他的宗教則沒有修持的計畫。
在佛陀時代,為什麽那麽多人聞法立馬證得法眼凈、天眼通,甚至立即開悟成為阿羅漢,並立即舍下一切跟隨佛陀出家?因為那時的人們心靈相對簡單、幹凈,沒有太多的塵垢。
而現代人呢,心靈的塵垢太多太厚了,修行就是去除塵垢,古時候的修行難度就好比剝黑桃,用手一使勁,殼就碎了,就「見性」了;現代人呢,修行的難度好比破玉石,你只有一雙手,哪能是一使勁就見其真面目?
為了見其真面目,我可謂下足了苦功,很快在腦屛裏看見了一片白色,感覺欣喜;後來(11月下旬)有一天上午正打坐,忽見眼前白光一閃,更是震驚:因為那一刻我發現,自己的身子被「閃」沒了。
於是,我才真正明白【心經】裏那句「照見五蘊皆空」的真意:
原來,我們所能看見的萬物包括自己、包括世界都是虛幻的、空的!當初讀經,心想而先輩大德們為什麽不用「看見」,而使用「照見」呢?原因究在這裏。
進入初禪後一天半夜,打坐中感覺被白光包圍,睜開眼,發現整個房間突然亮了起來,就是所謂的虛室生白,大概維持了十五秒,之後黯淡下去。
我跟思好師姐說,我的身體會發光了。思好淡淡地回答:我看到的是心的照見。
心的照見,說得多好啊,只有修行多年的她才能說出這麽美妙的話。
二禪之後,我又發現「心的照見」發生在左手部位,像戴了一個螢色的光環,也不再稀奇。
直到三禪之後的一個夜晚,睜眼之時,發現一個閃光燈物體閃現在左眼眼簾處,伴隨著「磁」的一聲,這下可把我嚇壞了,因為我的腦海裏閃過一個意念:天人!
我馬上跑回主臥,心裏蹦蹦跳了好一刻。古印度森林修行者經常見到天人,並與之對話,在佛經裏留下那麽多優美的詩篇,而我什麽也沒看清,就成這熊樣,真是好笑。
這之後,再也沒見到過強烈的性光。只是打坐結束後,揉眼,經常有性光在眼簾處閃爍,且很舊不消失。這個時候,如果瞇眼,會出現一些幻象,有山水、人物、面孔、古文字……
我不再害怕,也不想去看,幹脆「關閉」。因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盡管相信其中一部份是來自於前世記憶,但究竟說來,這些記憶也是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不必執著於此。
當然,等有一天,我功力足夠強大的時候,我會試著去解讀自己的前世。目前,最要緊的是觀察意識的生滅,進一步降服自己的貪嗔癡。
那麽,什麽是功力強大的時候呢?我想,應該是見性吧。如今,我只見著了它的影子,或者說感受到它發出的能量,要能一睹廬山真面目,余生當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