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建議題主先多接觸一些道士,等到有足夠的了解之後也就沒興趣了。。。
我可以負責任地說,道士這個行當,在現今的社會,從業者素質真的不高,不論是文化程度、收入水平、個人性格三觀方面,都沒什麽競爭力。
這個行當跟舊社會不一樣了,我先說一下道士為啥跟以前不一樣了。
一,舊社會,我這樣的窮逼,根本做不起道士,不管是全真還是正一。正一派出師奏職,收費動輒千兩白銀,這根本不是老百姓能負擔得起的(很多地主也都負擔不起),全真的一些十方叢林大廟,廟產動輒萬畝良田,這樣的年代做道士都是家境殷實之輩。從清政府被推翻之後,這個情況不復存在,尤其是經歷過中間動亂的年代,有許多道士都是因為饑荒逃難,逃到一些小廟裏就住下了,自己種田,說是道士,實際上沒有師父也沒有任何傳承,只不過是管理著一個小廟的務農人員,這類人數量絕不在少數,造成了一個大家的錯覺,就是道士門檻比較低,造成了目前的狀況就是——現今的道士,有絕大部份啥也不會,一聊起來都是道士,細問一下,早晚課都唱不利索,更別提修行了,也不知道都修的什麽,崇尚拜「有名」的師父,說師父會什麽,不知道,學了什麽,不知道。你要是全真的,你起碼經懺要熟練啊,什麽是五龍捧聖,什麽是玄牝,什麽叫谷神未死,什麽叫上德不德下德執德,這些基本知識你得能回答啊。你要是煉丹的,如何服食、如何結丹、逍遙遊裏面提到了哪幾個關竅你得說得上來啊。你要是正一的,什麽叫符膽,什麽叫三台,如何藏魂,敕筆墨到出符得熟悉啊,就知乎上這些道士,問100個,有80個可能這裏面的問題都看不懂,要麽是廟混子,要麽是一時興起覺得弄這麽個身份挺好玩。
二,舊時,絕大多數老百姓是沒有接受過任何教育的,道士是少數能識字的人群之一,我的大師兄就是從小師父從認字開始教的,用的也多是些舊社會的教科書,在以前的年代,可以說道士的文化水平相當高,放到今天的時代,情況就完全反過來了,絕大多數道士都是高中文化水平,如果是在做了道士之後勤奮學習的,沒問題,問題是絕大多數道士從做了道士之後就啥也不學了,問起道教的歷史,一問三不知,交流起來要麽是些網路段子要麽是稗官野史道聽途說,你接觸多了就發現真的絕大部份道士文化水平低到令人發指。
最簡單的辦法,多認識一些道士,多接觸,很快你就沒興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