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還是要明白 妄心 妄念 妄想 的先後次序。
文章裏有,就不多說了。
總之,先生心 再執念 後住想。
三界唯心,這裏用界,而不用名字相,是說的 真心起用 而而後 心境同生。
心本不生因境有,境本不生因心有。相輔相成。
無心無境,無境無心。對兒生的同出同沒。
而同出同沒的根源,就是 真心,也叫自性。也就是說 三界的當體 就是 真心自性。(元音老人經常比喻:浪就是水,不可分)
這是講 真心無相 起用成 心境 (見分 -相分)。只知道 八識(見分--相分)而 忽略了 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 的 本源 真心 自性。那是差一點的。所以這裏說 三界唯心。
三界唯心,把一切 心境 全都 攬括在裏,強名曰 界,沒有個個都名相。
因為還沒有個個 認取它。 識它。分別它。
萬法唯識。
既然說萬法,那肯定分別了無數次,立了無數個概念,萬萬多。
所以稱 萬法。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花草樹木……立了名相,括一起稱為法。
為識。
楞嚴經 講最後一大 識大。就是這個 識。
方便來個連結,有興趣可以看看。
說 識大,性真圓融,皆如來藏,本無生滅。
其實,這個識,也是 真心自性的 妙用。離性無有。本無生滅。
境界一顯,識一起用,花 。有名相的 概念就生了。這些印象概念,就存起來了。
若 執著未破,那這些概念印象 就是 習氣。
若 執著已破,那這些概念印象 就是 妙用。畢竟要知道 花香屎臭,冬暖夏涼。我們被紅鐵燙過,所以不抓了,嬰兒不知道,他就敢。因為 沒留印象。沒經歷過。
修行,去掉執著,破根本無明,才是目的。
執著不破,財來就貪,色來就戀,逆來就嗔,順來就喜……
煩惱的根源 就來自 無明 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