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四個問題,依次回答
1,先說釋迦牟尼和如來佛祖什麽關系:
比如:
克里斯提亞諾羅納度,人稱C羅,他是一個足球運動員。
克里斯提亞諾羅納度是他的名字,c羅是他的外號,足球運動員是他的本職職業。
同樣的句式套用下來就變成:
喬達摩悉達多,佛號釋迦牟尼佛,他是如來。
喬達摩悉達多是他的名字,釋迦牟尼是他的佛號,如來是他的本質。
題主所說的如來佛祖,正確的叫法應該就是「如來」。佛教中沒有「佛祖」這種叫法,佛祖聽上去感覺佛像是世襲制的一樣。。。但其實不是。
2,再說達摩祖師和釋迦牟尼佛的關系:
釋迦牟尼,原名喬達摩悉達多,他在印度創立了最初的佛教。
後來佛教中有一名佛門弟子,叫菩提達摩,在南北朝時期,來到中國,創立了「禪宗」,因為他是禪宗的開山祖師,所以人稱達摩祖師。
「禪宗」屬於佛教的一個子分支。可以簡單的類比:詩詞也有很多分支:有豪放派,有婉約派等等。佛教在中國也有很多分支,有禪宗,有凈土宗等等。佛教和禪宗是一個包含被包含的關系。
釋迦牟尼,也就是喬達摩悉達多,是佛教的創立者
達摩祖師,也就是菩提達摩,是佛教中的禪宗門派的創立者
3,再說世界各地的佛舍利是誰的?
佛門弟子只要是修為很高的,一般去世火化以後都會有舍利,但是舍利和佛舍利是兩個概念,只有佛的舍利才能叫佛舍利。而我們這個世界目前只有釋迦牟尼一個佛,所以世界各地的佛舍利一定是指的釋迦牟尼佛的,而不是達摩祖師的,也不是其他任何人的。達摩祖師只是佛弟子。
4,再說我們平時跪拜的是哪個佛?
中國各地的寺院裏,會有很多不同的情況。最常見的佛有兩個:一個是釋迦牟尼佛,一個是阿彌陀佛。
釋迦牟尼是我們這個世界的佛,阿彌陀佛是另一個世界的佛。我們的釋迦牟尼佛因為非常推崇阿彌陀佛,所以經常向我們介紹另一個世界的阿彌陀佛。
還拿我最開始的那個例子繼續舉例的話,如果我們這個世界的釋迦牟尼佛是c羅的話,那另一個世界的阿彌陀佛就是梅西。c羅和梅西都是足球運動員。所以釋迦牟尼佛和阿彌陀佛都可以稱為如來。
但是一般寺廟裏佛像不會單獨出現。有時是佛和佛擺在一起,有時是佛和菩薩擺在一起,有時候是佛和羅漢擺在一起,有時候是佛和天神擺在一起。
最常見的是3個擺放在一起的,
也有5個擺放在一起的,
也有7個擺放在一起的。
如果是3個擺放在一起的,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
中間釋迦牟尼佛,左右擺放迦葉尊者和阿難尊者兩個羅漢(佛和他的兩個弟子),一般情況小乘佛教會這麽擺。因為小乘佛教不太講究菩薩的說法。但也不絕對。
中間釋迦牟尼佛,左右擺放文殊菩薩和普賢菩薩兩個菩薩(華嚴三聖),指的是我們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佛和他的兩個左右脅侍菩薩。也有中間擺放毗盧遮那佛的情況,其實和擺放釋迦牟尼佛一個意思。一個是化身,一個是法身,都是指一個人。就類似於c羅即是克里斯提亞諾羅納度又是足球運動員。怎麽說都相互不沖突。
中間釋迦牟尼佛,左右擺放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兩個菩薩(娑婆三聖)。世界上有很多菩薩,但是和我們人類因緣最深的還是觀音菩薩和地藏菩薩。因為他們本身願力方向的原因,導致他們的力量更加善長於幫助我們凡夫,而且非常樂於度化眾生苦難。所以這三位擺放在一起,相當於把三位對人類最「友好」的人擺在了一起。所以,平時我們求觀音菩薩,求地藏菩薩的眾生相對會多一點。求其他菩薩相對少一些,這都是有原因的,都是菩薩自身願力以及和我們的緣分有關。
中間釋迦牟尼佛,左右擺放阿彌陀佛和藥師佛兩個佛(橫三世),這三位擺在一起是一種空間上的說法。可以簡單理解為一個星系是一個佛土,我們銀河系在佛教裏叫娑婆世界(不是嚴格對應,簡單理解就好),我們娑婆世界的釋迦牟尼在中間,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在西邊。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藥師佛在東邊。
中間釋迦牟尼佛,左右擺放燃燈佛和彌勒佛兩個佛(豎三世),也有把燃燈佛變成迦葉佛的情況,含義都代表過去。這三位擺在一起是一種時間上的說法。燃燈佛(時間很久遠以前成佛)或者迦葉佛(釋迦牟尼佛成佛前上一個成佛的,時間沒有燃燈佛久遠)是過去的佛,二者都可以代表過去。含義相同選一個就好了。釋迦牟尼是現在的佛,代表現在。彌勒佛目前還沒有成佛,是緊接著釋迦牟尼佛下一個即將成佛的。代表將來。過去,現在,未來。時間上的含義。
中間毗盧遮那佛,左右擺放盧舍那佛和釋迦牟尼佛(法身,報身,化身),這三位其實可以說都是一個人。這是把釋迦牟尼的三種稱呼都擺出來的情況。釋迦牟尼佛是化身,盧舍那佛是報身,毗盧遮那佛是法身。這三個指的是同一個人。該怎麽簡單的理解法身,報身,和化身的關系呢?我可以舉一個火影忍者的例子。比如,如果把鳴人比做佛的話,那鳴人的影分身就是化身佛,鳴人自己的本體就是報身佛,而鳴人心中的火之意誌就是法身佛。而初代火影,二代火影,三代火影內心都有和鳴人相同的火之意誌,難道他們都是同一個法身佛嗎?對的。所有的佛雖然報身,化身不同,但是法身都是一個,就是毗盧遮那佛。
中間阿彌陀佛,左右擺放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兩個菩薩(西方三聖),這三位都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聖賢。而不是娑婆世界的聖賢。正如釋迦牟尼佛有文殊,普賢兩位菩薩作為左右脅侍菩薩一樣。觀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左右脅侍菩薩。而且需要註意的是,我們人類中知名度最高的菩薩,觀音菩薩,他並不是我們娑婆世界的人,而是遙遠的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他經常「出差」來我們這裏是由於和我們這個地方有緣。同樣類似的原因,我們生活中,電視作品中,形象最多,知名度最高的佛號竟是阿彌陀佛,而不是釋迦牟尼佛。西方極樂世界的阿彌陀佛和觀音菩薩都和娑婆世界緣分甚深。可以做個易於理解的比喻,釋迦牟尼佛如果是娑婆世界的孩子的家長,那阿彌陀佛就是釋迦牟尼佛為了自己的孩子更有出息,基於自己孩子的習性和特點,專門在外面請的一個輔導老師。
中間藥師佛,左右擺放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兩個菩薩(東方三聖),和上面類似,這三位都是東方凈琉璃世界的聖賢,日光菩薩和月光菩薩是藥師佛的左右脅侍菩薩。
如果是5個擺放在一起的,一般的從左到右依次是:
阿閦佛,寶生佛,毗盧遮那佛,阿彌陀佛,不空成就佛(五方佛,東,南,中,西,北)
也有把左邊第一個阿閦佛換成藥師佛的情況。因為他們兩個都在東方。取一個做代表就好了。這種擺法也是一種空間上的擺法,但是含義卻不是空間上的含義而是代表佛的五種「智」。可以簡單理解為佛的五種德行,五種智慧。
中間的法身毗盧遮那佛代表最根本的「法界體性智」
東方的那一尊代表「大圓鏡智」
西方的那一尊代表「秒觀察智」
南方的那一尊代表「平等行智」
北方的那一尊代表「成所作智」
所以這種擺法的情況下,中間的智是最根本的,其余四方位的四智都是因此衍生出來的。雖然佛教中講究平等,但是在這種含義下,中間的那一尊才是分量最重的。
如果是7個擺放在一起的,一般從左到右依次是:
毗婆屍佛,屍棄佛,毗舍浮佛,拘留孫佛,拘那含牟尼佛,迦葉佛,釋迦牟尼佛(過去七佛),這種擺法是一種時間上的擺法。是在我們娑婆世界裏按照時間順序依次成佛的七位擺出來。其中,前三位是過去莊嚴劫最後成佛的三位,後四位是現在賢劫最早成佛的四位。到目前為止,釋迦牟尼佛也已經涅槃,所以也成為過去佛了。和另外依次成佛的前輩並列稱為過去七佛。
彌勒佛經常和四大天王擺放在一起。一起出現在天王殿裏。大一點的寺院會先有一個天王殿,走進去以後才到正殿。所以可以理解成寓意是接引眾生入佛門的意思。有時候是韋陀尊天菩薩和四大天王擺放在一起,如果更小的寺院,沒有太大的空間的話,韋陀菩薩也經常單獨出現。韋陀菩薩是護法的象征,有他在的含義可以理解為守護這個寺院的安寧。
釋迦牟尼佛有時和十八羅漢擺在一起。也有時和十六羅漢擺在一起。無論是十八個還是十六個,這些羅漢都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寓意都相同。釋迦牟尼佛涅槃以後,囑咐他的弟子們一直守護在世界上,弘揚佛法的意思。只是由於時代不同,朝代背景不同,會流行不同數量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