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說要追求「返璞歸真」,去除世間繁華的復雜環境,回到最真最自然的狀態。那麽這種狀態是誰提出來的呢?其實就是我們【道德經】中老子提出來的觀點,也是道教哲學的基本觀點。這種觀點現在受到各年齡段人的追捧,本質上也是對內心中真實需求的一種表達,所有人都渴望能在一個真實的環境中生活,脫下偽裝的面具,展示真正的自我。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老子提出的是什麽樣的觀點。

老子的【道德經】中原文:
古之善為道者,
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
故以智治國,國之賊;
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知此兩者亦稽式。
常知稽式,是謂玄德。
玄德深矣,遠矣,
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古代善於為道的人,不是教導人民知曉智巧偽詐,而是教導人民淳厚樸實。人們之所以難於統治,乃是因為他們使用太多的智巧心機。所以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就必然會危害國家,不用智巧心機治理國家,才是國家的幸福。了解這兩種治國方式的差別,就是一個法則,經常了解這個法則,就叫做「玄德」。玄德又深又遠,和具體的事物復歸到真樸,然後才能極大地順乎於自然。
在這裏,老子出於對廣大百姓的安定幸福考慮,他站在了統治者的角度上對其進行規勸,希望統治者能讓自己的靈魂徹底拋棄時間的浮華,大道自然的和諧統一,實施無為之治,做到民富國強。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可朝中大臣有多少人能聽他擺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於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準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於反對他的人。
一天上朝時,趙高讓人牽來一只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裏是馬,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裏一只鹿,你怎麽說是馬呢?」於是趙高一轉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大臣們都被趙高的一派胡言搞得不知所措,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只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只眼睛骨碌碌輪流地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說明書而不是馬。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確是一匹千裏馬!」事後,趙高透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用心機治理國家,必然會危害國家,用純樸自然心態治理國家,才是國家的福氣。秦二世主張刑法暴力,對百姓不管不顧,早已經失去民心。而趙高也在朝廷上排除異己,甚至想操控國家。當這些成為當時的治國之道,最終秦朝滅亡是不可避免的。
其實本質上老子還是希望整個國家從上到下都是能處於一種自然的狀態,不要有太多投機取巧的行為。如果國家管理上耍一些技巧,上行下效就會造成民眾的反感,久而久之變成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狀態,那麽國家的管理者會很辛苦,同時民眾生活也會很辛苦。所以大家都要保持一個自然的心態,才能輕松幸福的生活。
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也是如此,在工作中不要有過多的心機,專心幹好工作,對領導和同事保持一個感恩的心,樂於分享助人,會讓自己的人緣很好,得到提升和重用的機會大大提高。生活中對家人和朋友也不要心心算計,應該赤誠相待,達到真正的返璞歸真的狀態。那麽一定會讓自己的人生和靈魂得到更高的昇華。
Copyright © 2023 www.aqiusha.com NO.1 華文世界
商務合作:xingwa#jasve.com(傳送郵件請將#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