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抑郁癥,在朋友建議下讀佛經,我應該算不上是學佛,因為我是當作哲學書籍來淺讀,是想理解佛學裏的一些觀念。不過我之前是完全不懂佛學的,沒有任何基礎,讀佛經也沒有請任何人來指導,完全是自己讀,自己理解,所以整個過程比較艱難,加之古漢語又生澀難懂,所以至今只勉強讀懂一點心經,金剛經基本意思,金剛經理解起來很慢,有時候感覺需要花幾個月去查閱資料,去理解裏邊講的一些東西。
我讀佛經實際上一開始並不抱有任何想法或目的,因為我自身對於世界和社會的認知出現嚴重的矛盾導致抑郁,所以就想看看其他理論裏怎麽樣去解釋這個世界。所以我不僅讀佛經,還讀一些易經相關的書,包括命理學的一些知識也有去了解。治療期間也有讀歷史,讀西方神話,讀莎士比亞,為了搞懂到底什麽才是人生,到底命運是什麽。整個過程下來,我讀的很多很雜,也都很淺,但對我有幫助。這些不同的觀點,讓我突然明白我在學校接受教育學到的知識,只不過是人類知識體系中微乎其微的一點東西,並且過於絕對。這其中我感覺,佛學或者說我所淺讀的那一點點佛經,對我最大的幫助就是,讓我開始明白並且認同很多我所認為的堅持,其實是執念,我所認為的上進,其實是欲望。在讀這些佛經之前,我始終堅信我努力生活就會更好,我每天向發條一樣舍不得浪費一分鐘,按照網路毒雞湯那樣把自己的生活精確規劃到秒,每年都在考證,培訓學習,評優評先進,寫課題發論文,關心時政針砭時弊。結果換來的是icu7日遊和長達兩年的重度抑郁。
讀佛經後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和生活,常識按照佛經的理解,把這些執念和欲望封存起來,不再那麽焦慮和激進。結果確實是我變得更好了,脾氣好了很多不再易怒,周圍朋友們都說我變了,不再那麽尖銳,變溫和了。所以我認為,佛學對於我這樣的性格,是有幫助的,這也是我至今仍在學習和了解佛學的原因。不過我並不覺得我一定要按照佛學裏講的那樣去做,至少我現階段還做不到無欲無求,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無法徹底摒棄的物欲依舊是我努力生活的動力,只是我不再逼迫自己,不再去做DDL,轉而相信一切事情的達成都需要一個機緣,機緣到了自然就順勢成了,機緣未到就平心靜氣地等。
綜上,我學佛學,是因為我覺得佛學可以緩和我激進的性格,讓我更溫和平靜,更接近我所喜歡的那個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