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字,無。
造就一名政治家的,絕不是洞察一切的智慧,而是他的性格。
從本質上說,優秀政治家首先是殘酷的,然後才是仁慈的,首先是自私的,然後才是無私的,首先是狹隘的,然後才是廣闊的。一句話,偉大的統治者必須先是壞人,然後才是好人,甚至壞人的成分更多一點。失敗的政治家只能當好人或壞人。
這是個五濁惡世,合格的統治者都是馬基雅維利主義者,殘酷,狡詐,暴虐而機險。當時的印度是什麽情況?典型的奴隸制城邦時代,蠻荒時代,剝削、壓迫、征戰和殺伐屢見不鮮。這樣的環境,一個單純的好人再有智慧也難以勝任統治者的壓力和責任。
佛呢?不否認他有智慧,甚至有神通 。但是,要當好一個統治者,必須承擔極大的業力,還要有很大的機緣。前者,是佛陀所不願的,後者是佛陀所放棄的。
佛降世之初,就有預言,要麽他成為統治世界的王者,要麽就是偉大的覺悟者。佛選擇了後者的道路,於是也就失去了成為前者的機緣。這無關公平,僅僅是選擇而已。從哪一刻開始,佛陀就不可能具備政治家的狠辣,狡詐和殘酷,自然也就不能說他有治國之能。
事實上,我們知道,根據考古研究,釋迦族不過是剎帝利種姓的一個小分支而已,別說征服世界,就是征服印度也做不到。歷史上真正征服印度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英國女王。一個小小部落或城邦,在蠻荒時代要征服北印度是何等的機緣,實在難以想象。
沒有了機緣,僅僅有智慧能做什麽?什麽也做不了。記得佛陀的信徒,一位國王,被他的兒子篡位了,佛陀能幫什麽?什麽也改變不了。佛陀自己的民族被滅族了,他的智慧又能做什麽?還是無力阻止。
佛不是萬能的,他僅僅是在五濁惡世開創了佛教就已經足夠偉大。按理說,每一位佛陀都有轉輪聖王來輔佐,但是釋迦沒有,因為這是五濁惡世,這裏的眾生比阿修羅還要恐怖。
或許在另一個維度上,他至高無上,最具智慧和能力。但是在這裏,他是蠻荒時代應化出的佛教教主,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