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尊重真正的南傳。我們從來不認為那些偏執極端反對漢傳大乘佛教的人士是南傳佛教徒,我們只稱他們為「‘大乘非佛說’信徒」。
1、無根據地懷疑某部經典是偽經,這個懷疑的心態,如果不對治的話,它是會不斷地滋長、壯大的。
漢傳大藏經的「疑偽部」裏確實列出了一些經典,是被祖師們鑒定為「疑偽」,也就是「懷疑是偽經」的經典。
但是在此之外的經典,如果總是懷疑的話,這個疑心,像腫瘤一樣,不對治,就會不斷生長。
先是懷疑一兩部大乘經典是偽經;
然後慢慢的,這個懷疑的念頭發展壯大、無法遏止,進而就會去懷疑整個大乘;
於是他就開始推崇南傳;
但是這個疑心,不對治的話,不會停止滋長,慢慢的,南傳經典他也會懷疑是偽經;
於是他最後就變成啥也不信的無神論者了。
這樣的人知乎就有不少。
風起於青萍之末。一點點兒的疑心,就像星星之火,不去撲滅,就可以燎原,燒掉人所有的信根。
2、大乘經典到底是不是佛說、到底靈不靈,只要實修,早晚會曉得。
大乘的一切修行法門,不管是念佛也好、念經也好、念咒也好、參禪也好、止觀也好,早晚會有所感應,不可思議,卻又無可置疑。
但凡有一點兒點兒感應,他都會曉得大乘佛教的真偽。
然後他就會有所敬畏,這個敬畏就可以對治疑心。
3、若暫時沒有什麽感應,卻又控制不住疑心,那麽,可以遵從「聖言量」。
「聖言量」不僅僅指的是佛說的話,所有的大四喜八輩、三賢十聖、歷代祖師的話,並稱為「佛言祖語」,都是可以稱為「聖言量」的。
這些聖言量,有歷代解行並重的祖師們的月台,經受過漫長歷史的考驗,無數人依此修行而有所成就,比現代才出現的各種不負責任的「大乘非佛說」的懷疑論調,明顯要更靠譜。
4、如果你覺得自己是個非常理性的人,覺得懷疑是「天賦人權」,那麽除了懷疑大乘,也大可以懷疑一下「大乘非佛說」。
大可以去深入研究一下,到底是不是他們說的那麽回事兒,你完全有這個自由。
5、有沒有意識到:什麽才是真正的、佛所授權的「疑」?
是要把這個疑心,返觀內照,對準自己:我所認為的一切,到底真的是我所認為的那麽回事兒嗎?
也就是說,對自己所懷疑的事情,包括大乘到底是不是佛說,當然可以有疑心,但是呢,不要草率地去下這個論斷,更不要公開的、不負責任的去斷定「大乘非佛說」,因為呢,大乘到底是不是佛說?誰見到了當時的情況呢?所有人都只是在推論,然後有的選擇了相信,有的選擇了謹慎的存疑,而有的選擇了草率的否認而已。
就是這樣。有疑可以,但大乘佛教主張「雖無信解,然不誹謗」,對自己所不了解的,可以存疑,但不要草率去否定,更不要公開地、斷然地去誹謗。
世俗中人尚且知道「疑罪從無」,在存在著這麽巨大的爭議、而且自己這邊既沒有耳聞目睹、也沒有什麽確鑿證據來認定「大乘非佛說」的時候,草率否定大乘,那絕對不是對自己負責任、也絕對不是對眾生的法身慧命負責任。
真正的,佛所授權、禪宗所推崇的「疑情」,可以參考我別處的回答:
6、大家都喜歡提【卡拉瑪經】,那麽反觀自照一下:
比方說,【卡拉瑪經】雲:②勿信傳說;③勿信臆說;④勿信於藏經之教相合之說;
那麽,「大乘非佛說」是不是傳說?是不是臆說?你要不要相信?
從【巴利三藏】中摘取只言片語,當然與【巴利三藏】之教相合,但你拿來否定北傳三藏十二部,又講不講道理?雙標不雙標?
【卡拉瑪經】雲:⑤勿信基於尋思者;⑥勿信基於理趣者;
然後想想那些主張「大乘非佛說」的,是不是都「基於尋思」、「基於理趣」,他們談考古、他們談學術,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而非常罕見他們去談實修實證的體驗?
【卡拉瑪經】所講的每一條,都可以如此對照,但不要雙標。
8、當你的思維模式跟凡一樣,那麽,面對世俗社會反佛教的攻勢,你將毫無戰鬥力。
凡人特別是無神論者的思維模式,他們永遠也不相信佛所說的一切,因為他們的所知所見,無法證明佛說的真實性,於是他們非常「理性」地選擇不相信,甚至跑來攻擊佛教。
這個時候,某些人會發現,其實自己的思維模式、自己的判斷準則,跟人家沒有什麽區別,於是,他就失去了捍衛佛法的戰鬥力,他們在無神論者的攻勢面前望風而逃、或者袖手旁觀、甚者變節投降、為虎作倀。
因為他從來沒有試過,用一種真正屬於佛教的、不同於凡夫的思維模式,去思考過一切問題。
9、檢驗一個學派或者主張最有效的是什麽?是血雨腥風、大廈將傾之時。
你們知道整個中國佛教,在這兩年間遭遇了什麽樣的危機嗎?
知道在這個亂世,力挽狂瀾、砥柱中流的,都是哪些人嗎?
知道我們面對的敵人,又都是哪些人嗎?
可以肯定的是:那些主張「大乘非佛說」者、主張「喇嘛教不是佛教」者,他們幾乎全都非常不光彩地站在,中國佛教的破壞者的一面。
10、關於【上座部佛教與大乘佛教的基本共識】(Basic points unifying Theravāda and Mahāyāna)
這個是世界三大語系佛教和平共處的共識。
這個十項原則的第一條是:「We take refuge in the Buddha, the Dharma and the Saṅgha (the Three Jewels)」 中文轉譯是:「佛陀是我們唯一的導師;」(來自維基百科)
無論是英文還是中文,都並沒有說「釋迦牟尼佛是我們唯一的導師」。
因為很顯然,作為「三寶」的佛陀,包含了釋迦牟尼佛在內的,過去現在未來三世諸佛,與東南西北上下十方諸佛,而並不是只有釋迦牟尼一尊佛才是我們的導師。
就算南傳不承認大乘的「十方諸佛」,他能不承認「三世諸佛」嗎?
瑪欣德尊者譯:上座部佛教念誦集 第二品 供佛禮敬三寶
禮敬佛
彼世尊亦即是阿拉漢,正自覺者,明行具足,
善至,世間解,無上調禦丈夫,天人導師,佛陀,世尊。
盡形壽我皈依佛!
我時刻禮敬,過去諸佛陀,
未來諸佛陀,以及現在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