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會對別人說:「你的好日子到頭了」,充分表達了我們對一切事物盛極必衰的看法。好的到了鼎盛,接下來的就是衰敗的下坡路。為什麽我們會有如此的想法,除了我們看的很多人和事走向巔峰後都慢慢摔下神壇以外,更重要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那些俗語「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其實最早在道德經中就已經闡述了這樣的觀點,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老子是怎麽說的。

老子的【道德經】中原文: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
其事好遠。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兇年。
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依照「道」的原則輔佐君主的人,不以兵力逞強於天下,窮兵黷武這種事必然會得到報應。軍隊所到的地方,荊棘橫生,大戰之後,一定會出現荒年。善於用兵的人,只要達到用兵的目的也就可以了,並不以兵力強大而逞強好鬥。達到目的了卻不自我矜持,達到目的了也不去誇耀驕傲,達到目的了也不要自以為是,達到目的卻出於不得已,達到目的卻不逞強。事物過去強大就會走向衰落,這就說明它不符合於「道」,不符合於「道」的,就會很快消亡。
在這裏,老子主要論述了戰爭問題,他從哲學的角度來論兵,著重講了戰爭帶給百姓的災禍,背井離鄉,妻離子散,他認為戰爭是人類最殘酷的,最愚昧的行為。他告誡統治者不可以運用窮兵黷武的政治主張。

楊玉環在她17歲的時候,就擁有傾國傾城之美,天生麗質,又精通音律,擅歌舞,並善彈琵琶,被武惠妃選為壽王妃。後來武惠妃死後,唐玄宗無意間遇到楊玉環,於是決定違背倫理,據為己有。於天寶四年,她27歲的時候被封為貴妃,她的父兄也因此而得以勢傾天下。唐玄宗極度寵愛她,所以一些官員想要升官,都盡力地巴結討好她。貴妃每次乘馬,都有大宦官高麗仕親自執鞭,貴妃的織繡工就有七百人,更有爭獻珍玩者。嶺南經略使張九章,廣陵長使王翼,因所獻精美,二人均被升官。於是,百官競相仿效。楊貴妃喜愛嶺南荔枝,就有人千方百計急運新鮮荔枝到長安,有詩雲「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所以荔枝又稱「妃子笑」。
天寶十五年,安祿山起兵造反,沈迷於酒色歌舞之中的唐玄宗倉皇逃離長安,西幸成都。途徑馬崽坡的時候,右龍武軍將軍陳玄禮等六軍將士認為楊家禍國殃民,於是不肯前行,說是因為楊國忠也就是楊貴妃的堂哥私下和胡人相通,才導致安祿山起兵造反,唐玄宗為了平息眾怒穩定軍心,於是殺死楊國忠,而左右羽林軍和左右龍武軍還是不肯前行,說楊國忠為貴妃的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也難免唐玄宗萬般無奈之下,只要下令讓宦官將貴妃縊死在馬崽坡下。其實,安史之亂與楊貴妃本來無關,她只是被迫成為唐玄宗的替罪羔羊。貴妃死時年僅38歲。

事物過於強大就會走向衰落,這就說明它不符合於「道」,不符合於「道」的,就會很快消亡,楊氏一門憑借楊玉環侍奉君側而權傾天下,可是楊國忠因此而洋洋得意,不知收斂,利用自己的職權之便做了很多壞事。在安史之亂爆發後,楊氏一門也走向了滅亡。
功名利祿,一切都是過眼雲煙,當人們被欲望操縱的時候,就會沈迷而忘卻自我。事物過於強大終究會走向衰亡,人們應該及時地醒悟,不要在不知不覺中斷送了自己的生命。
我們現在的工作生活都是如此,不要因為在高峰時期洋洋得意,處處樹敵,那樣會讓自己的未來之路堵死,也許有一天站得高卻會摔得很重。保持一個平胡的心態,問心無愧地走每一步,生活每一天。
Copyright © 2023 www.aqiusha.com NO.1 華文世界
商務合作:xingwa#jasve.com(傳送郵件請將#換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