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宗教

為什麽佛教要鼓勵人們行善呢?佛教的善惡標準什麽?

2021-10-11宗教

既然有這麽多朋友私聊詢問,又有這麽多附佛外道毫無道理的的反駁,我就來再次好好梳理一下。

首先,我要申明,我不信佛,我只是閑來無事了解了解,我討厭的是附佛外道,以及強詞奪理,以自己認為的佛教去替換真諦的。

有這麽多的人歪曲佛教,我一點也不意外,用現在的話說,佛陀就是一個大IP,後來的無數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和其他目的,借佛之口給眾人許下大願,以至於到了今天,這麽多的人,口口聲聲學佛信佛,其實學了個寂寞,通篇的偽經讀下來,把自己讀魔怔了。這個回答下面的,又是要長生,又是要投胎福報,這還是佛教麽?佛陀都要被你們氣的爬出來了。偏執,自私在末法時代的群魔亂舞。

關於鑒別什麽是偽經,站裏一搜一大把,著名的幾個我也就不列舉了。古代的思想家,有很多共同點,甚至他們說的東西也有很多共同之處。佛陀沒有留下任何文字,在佛陀死後,弟子舉行第一次集會,將佛陀所言所行總匯成冊。除此以外,皆是偽經。後來無數人懷著各種目的,又是說佛陀托夢,又是說佛涅槃後在天上和天人講法,這都是無稽之談,作為一個21世紀的人,這點辨別能力都沒有麽?這是迷信,不是佛教。佛教之所以能立足,是因為它超脫了宗教,是哲學體系。

真實的佛教是不會教人向善的,向善只是表象,種善果和種惡果本質沒有區別。佛教只教人向智,向智慧。理解這句話之前,你首先得了解佛陀追求的根本,就是永滅。永滅是什麽?永久的滅亡。不是什麽涅槃,不是昇華,不是成仙成佛。沒有你們想象的那麽「高端」。當然,要做到永久的死亡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古印度的哲學體系認為,死亡分成兩種,假死和真死,假死是死後再入輪回。又回到苦海之中,不得解脫。真死如水濕蠟炬不可復燃,永不再入輪回。因為語言文化之間的隔閡,這個真死傳到中國才被演繹成了涅槃。 當你了解了佛教的真諦如此,你可能會很糾結,你糾結的緣故在於,你以為成佛是極樂世界,是長生不老或者什麽亂七八糟的東西。你有這樣的疑惑,只是你還沒意識到世間諸事無論喜悲,都是虛妄的本質。皆是虛妄,善惡對錯喜怒悲哀,以上一切都是「苦」

你把你自己想象成一個遊戲裏的角色,有得任務讓你殺人放火,有的任務讓你拯救世界。這兩者只有一個同樣的結果,讓你陷入到劇情裏去,而佛陀追求的是關機,結束遊戲,登出帳號。 所以要做得是盡量遠離所有的命運的糾葛,所有的蝴蝶效應,不產生因果,而不是追求善果。因果就如同一個湖面,萬事萬物都會在其中形成漣漪,智慧的做法是盡量不因為你而造成水面波動,更勝一籌的做法是用智慧的波動去對沖掉你之前產生的波動,去撫平它,做到「從未來過」當輪回海裏,你所有輪回中的漣漪都撫平了,你就超脫了,成佛了。

再說道善惡這件事,善惡本質是一樣的。善惡只是人類對自己生活的一種約束力,是被創造出來的道德標準。不同時代背景,人文背景下善惡的定義都不同。你今天的善也許會造成明天得惡,反之亦然。打個比方,一個人酒駕撞死了一個陌生人。看似是惡,而這個陌生人其實是個極端分子,正準備去某個學校制造一場襲擊。那酒駕的人是不是變成善了?那如果說正在學校裏學習的其中一個孩子正是年幼的希特勒尼?那酒駕者是不是造了一個大惡果尼? 所以 懂了麽?

佛陀追求的是遠離這些因果,不去觸碰萬物的因果輪回,從而從中超脫出來。而正是這種萬事萬物的因果輪回,在我的理解中,體現出了自由意誌的缺失。就如同沒有人可以證明我們是不是生活在虛擬世界中。我們的行為和思考,你認為是你的選擇,實際是萬事萬物的糾結形成的,每個人都在影響別人的決定和選擇。 所以不要談善惡對錯,不要有分別心。 這很難,成佛就是這麽難,又這麽簡單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