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一名去年有過跟你差不多經歷的佛教徒。現在可以明確地告訴你,你陷入了一種魔障。
這裏說魔障,並不是指你的同修或者參與佛教事物本身,而是你自己「不得不」去做什麽。
——「你為啥不來呀?」
你需要原諒自己上次沒來。你要明白,你不一定需要去那裏。你無法強迫自己,你同修的一句話也沒辦法決定你。
我打個比方吧,人好像是一種屎殼郎,滾屎球的時候,越滾越多,身上的包袱也越來越大;屎都滾成球以後,屎殼郎需要把它們存到一邊兒去,而不是滾到自己也滾不動了。你現在需要接受你的思緒可以有一刻不放在道場上的事實,而不是強迫自己把心放在上面——這是一種強迫癥,而佛教和它的每一位重要老師都不會希望你患上這種病癥。
——「我覺得我現在不像我自己了。」
當一個人覺得自己不再是自己時,可能他已被某種東西束縛,像被鞭子抽打著推磨的驢子一樣,無法決定自己的走向。你希望自己能夠解脫,佛教的真意也是讓你解脫,但是你卻將本該解放自己的東西,當做了那根鞭子,這是為什麽呢?
不是你不好,也不是佛教不行,只是某一刻,強迫癥出現的時候,你把它當成了自己解脫途中理所當然的煎熬。
不是這樣的,你現在可以走遍全國四處,多看看,多走走,佛教寺廟,道觀,還是普通人的生活裏。絕大部份人會出於一種直覺,告訴你,現在應該放下。
放下不是讓你放下自己喜歡的信仰,也不是讓你放棄從此以後的一切進修。而是放下那個「我一定要XXXXXXX」的念頭。
——「皈依後我要不要放棄我的夢想?」
你的夢想是什麽?我之前在深圳弘法寺,問過一個老師:「世俗生活有沒有意義?」。老師說:「人們吃的飯從哪裏來?農民種了田,我們才有得吃飯。」其他的很多事業、工作也是這個道理。
如果你的夢想是健康的,盡量將它做好,做善,做到利他。即便你是個電競選手,你也要敬業,打好每一場,自己不生氣,別人生氣時祈禱對方好些,最後帶著大量的經驗退休,成為一名好的電競教練,利益更多的人。
——「我還不想戒掉蔥、姜、蒜、辣椒、甚至豬骨湯,可以嗎?」
我這裏會很小心謹慎地告訴你,皈依作為居士,不一定需要戒掉這些,但是你可以選擇在某些殊勝的、特別的日子戒上幾天。
另外我會很謹慎小心地再告訴你,姜和辣椒不是五辛。
再其次,我會極其謹慎小心地告訴你,不要對我說的話有任何的一分糾結。吃,但是,不要買活的動物,也不要吃現殺,更不要覺得自己離不開XXX(你是自由的!你可以大蒜就面條,也可以不就!不要糾結呀!)。
——「但是還不能離開佛菩薩」
還記得地藏王佛菩薩和觀世音菩薩的誓言嗎?菩薩不會放棄你,他們一直在想辦法幫你解脫。你會好的,先給自己一些彈性吧,自自然然地修,自自然然回歸禪定一樣安穩的思緒,你可以欣賞秋天落下的每一片葉子,也可以在廟門前做掃地的義工,無論哪樣,都讓心自由、有安全感且快樂吧!
祝你快點好起來!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