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宗教

傲慢與執著:從三果聖者與男性的「行」談起

2020-12-31宗教

對於「我應當如何做」「這樣堅持會導致什麽」這樣的執著,帶來了一種堅定,一種不傾向於改變的意誌力,一種獨行、而不是柔軟的傾向。

這種對於行(意誌力)的無明——認為那個是我,或者有我能夠堅持的什麽是存在的——正是三果聖者、尚有余的不來者所未能斷除的無明。

這種傾向、控制感非常微妙,它被包裝在「有什麽應當做」「如何做是如法的、否則不然」的正當性當中。這種強有力的、正當的堅持與正念盈滿是微妙的類同的。

為什麽說那是微妙的類同呢?曾經有三果聖者表示,自己明白五蘊不是我,又好像有什麽在五蘊當中。那種還沒法放棄、沒法不去控制不去驅使的「緊」正是他們對於行的執著,那是尚且未能斷除的「慢」,即我是,我應當,我能夠的結縛。

事實上更加麻煩的是,越是接近解脫,如果他沒有很好的「離生喜樂」這樣的定力的話,他的心就不會持續地傾向於解脫,而自然地感到清明、盈滿、明覺、透徹的覺支強烈的快樂。

這時,這位非常接近解脫的聖者,還是會認為做應當做、堅持應當堅持的,是很好的,對那個有強的努力就成為了他們傲慢的、自大的負荷。

這種過失是不容易看清的。它難以被世俗的價值標準認定為負面的,不容易以一般的道德準則所指責。

「對無我、解脫、沙門生活、法、禪修、持戒等的傲慢、誇誇其談、顯示出輕慢或排斥的態度」這種傾向在三果聖者的身上確實是存在的。

這種慢、執取行、端著的傾向當然是對無我、解脫、上人法的堅持,由於這種無明所包裹的是覺悟、解脫,它是非常不容易被指責的。

有意思的是,男性身上普遍存在的這類傾向就膚淺稚拙得多。比較聰明的女人會說,男人總是堅持著自己所謂的觀點、大道理、原則、威風、男人的顏面,那種傲慢在其他人,包括伴侶、孩子的眼裏卻是那麽無禮和廉價的。

如果你看到了與人爭辯、在生活裏與不同的價值觀堅持去辯駁、因為喜好專業或看法而與一些人和合與一些人不和、有時與人舉杯酒桌有時又與他「大哥你聽我說」……

如果你厭倦了這些危險的、低下的、令你不快樂的。你應當如實地去觀察,所有的行、堅持的好惡、或苦或樂的撿擇,那些需要你去做努力來端著、托出、說服自己或說服他人的,

都是無常的。它們會因為心情的高低起落而變化,會因為親人朋友或自己的利害關系而發生偏頗,甚至會因為新產品、新科技、新形勢的更替而即刻變成錯的,它們有如此多的過失,甚至帶來與他人的不和,堅持那些東西確實是令人苦惱、疲憊並導致危險的。

為了自己的福利、心清凈和不被見地、傲慢的風暴所染汙,你應當正念地舍棄那種執著。從在戒行、見地、覺悟上的清凈者,成為沒有過失、不與人爭也不強加於自己的真正的解脫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