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
我腦海裏有個挺俗的劇本:可能是「大師」們在互搞。
因為這事怪過頭了。
一,這是要花錢的。
網上各種口嗨不要錢,所以什麽話都能聽到。但廟裏這種供奉牌位,四五萬還是要的。
一下供了五個日本人,其中四個戰犯;還添頭了一個Minnie Vautrin,也就是記錄了南京大屠殺的著名史料——【魏特琳日記】的作者。
這一下就小三十萬出去了。
三十萬可以幹很多事情,為什麽要這麽彎彎繞?
二,很可能沒收益。
從18年開始供到現在,一直沒人察覺。如果不是被網友意外發現,可能過一兩年就被取下了。
四五萬不是永遠供下去,一般也就五年。
如果一直沒人發現,這錢不就白花了?
三,這種「宣傳」策略,和日本的外宣方向不符合。
日本的外宣策略是淡化、否認二戰罪行,同時宣傳新的「美麗的日本」,強調與米歐一致的價值觀。
畢竟二戰反法西斯也是米國的道統之一,日本就算不在乎中韓東南亞的情緒,也得在意不與米國起意識形態沖突。
直接把谷壽夫等人的名字擺上去,右翼是開心了,但也等於再次全場廣播對日本二戰暴行的記憶。
這個方向很怪,除非日本已經二二六了。
四,實操裏很容易崩。
一個日本人名字有可能擺得上去,例如野田毅這種,第一眼可能真反應不過來。
但這次是五個,松井石根、谷壽夫、田中軍吉等名字都在。就算松井石根這個名字比較「平」,谷壽夫還是很容易認出來的,中國人讀過中學歷史多少會有點反應。
五個日本名字,還有谷壽夫這種容易標識的,還有一個記錄南京大屠殺的魏特琳。從登記、到確認、到作法供奉,寺裏不可能連一個人都看不出有問題。
而且南京玄奘寺的由來,就是42年侵華日軍在大報恩寺三藏塔遺址找到了玄奘法師的頂骨舍利,汪偽43年重建三藏塔,03年南京地方重新建寺。
有這個歷史背景,參與者會意識不到問題?
然後我查了一下當時掌事的「傳真法師」,我覺得問題可能是從他那起的。
傳真很喜歡上新聞,標榜自己的名人信徒(例如唱老鼠愛大米那位)。他最轟動的一樁,是14年的棲霞寺墨寶案。
林散之,南京人,是中國著名書法家,尤以草書聞名。80年他向南京棲霞寺贈與作品【草書十一言聯】。
棲霞寺是天下名剎,南京佛教的牌面。但在14年的一場拍賣會上,林散之的這份作品被以644萬元賣出。
林散之二兒子林昌庚報警,而棲霞寺的回應是「原件仍在寺內保存,不便出示」。
這時候傳真在南京地方報警,多次發動媒體反映問題,和棲霞寺乃至南京地方頗有齟齬。
要註意:傳真是87年在棲霞寺出家的。
棲霞寺這件事的結尾很有意思:
林散之的長子最後確認,北京拍賣會和棲霞寺的兩份作品,都是真品;
於是南京方面沒有再對棲霞寺存品進行鑒定,棲霞寺也不再展出原件,事情告一段落。
傳真還有不少類似的媒體行為,例如05年他以僧人身份報名參選公務員,16年譴責張家界天門山的高價香。
我不能確定傳真這人到底如何。我媽這幾年學佛,我對這個圈子實在沒什麽好感,多數就是披著宗教的名頭搞錢。
但綜合看傳真和玄奘寺過去的行銷行為,供五個戰犯和他們過去行銷的「設定」不符。
傳真搞了兩部電影,05年的【棲霞寺1937】和17年的【三藏塔1942】,兩部都是抗日題材,以南京大屠殺為背景。
南京大屠殺的太平門遇難者紀念碑離玄奘寺僅700余米。
既然傳真是個和媒體走得很近的人,玄奘寺和南京大屠殺又有著極深的關聯,他又一直在行銷抗日題材。
他和寺裏不可能意識不到供奉戰犯的後果。
所以我有個猜想:
傳真差不多二十年前就很高調,而宗教這事是很講流量的,估計得罪了不少人。
他棲霞寺的出身,在林散之墨寶案上公開讓本寺下不來台,做事風格比較猛。
自己又開公司拍電影頻繁上媒體,恐怕玄奘寺也很難有多幹凈。從報道上看,玄奘寺有過五六起經濟糾紛,主要是違約拖欠。
傳真也掌玄奘寺快二十年了,下面有人想頂上來也正常。
於是寺外和寺內的,聯手給他埋了個雷,把戰犯的牌位悄悄擺上去,等著雷爆。
從理性一點的角度,我只能想到這了。雖然是個寺,本質上也只是個公司,職場裏那些爛事寺裏也不會少。
而且我實在不願想另一個可能性:
如果玄奘寺和傳真,沒有任何內鬥原因、單純為了二十多三十萬、就把四個南京大屠殺的戰犯供入玄奘寺、一個和南京大屠殺有著深刻關聯的地方。
那這片全爛了。於國、於眾、於佛、於己,都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