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宗教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善為士者,弊不新成」

2022-03-28宗教

從古至今我們知道的歷史名人和成功人士,都是具有極好的心理素質和個人能力的。我們會用一個詞「城府深」來形容一個人不顯露出來,讓人難以捉摸。其實有深刻思想的人都會保持低調的狀態,並平淡地看著一切,其實他們的心理都會有很長遠的打算。今天我們就看老子在【道德經】中是如何看待這樣的人,以及他們做事的評價。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善為士者,弊不新成」

老子的【道德經】中原文: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

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善為士者,弊不新成」

古時候善於行道的人,微妙通達,深刻玄遠,並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正因為不能認識他,所以只能勉強地形容他說:他行事小心謹慎,好像是冬天光腳踩著水過河;他憂慮謀劃,好像防備著四方鄰國的前來進攻;他恭敬鄭重,好像要去赴宴做客;他行動灑脫可親,好像冰塊正在緩緩消融;他純樸厚道,好像沒有經過加工過的原料;他曠遠豁達,好像深幽的山谷;他渾厚寬容,好像喝不清的濁水。誰能使渾濁的流水中靜止下來,靜止後再慢慢澄清?誰能使安靜不動的東西運動起來,使其慢慢顯出生機?保持這個「道」的人從來不會自滿過度。正因為他從不自滿,所以能夠去更新。

老子在這裏主要提出了領悟「道紀」之人的情貌特征。也就是得道之人有良好的人格修養和心理素質,有很強的鎮定功夫。表面上清靜無為,實質上卻蘊藏著極大的潛能,極富創造性但不顯山露水、靜謐幽深而難以測探。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善為士者,弊不新成」

春秋末期,齊國攻打魯國,魯國將領是吳起。吳起十分愛撫士兵,與士兵同吃同住,行軍路上一樣步行、一樣幫體弱的士兵扛武器。因此,他很受官兵們的愛戴。吳起見齊軍來勢兇猛,幹脆命令部隊紮營,堅守不戰。齊軍大將田和見魯軍閉營不出,派將領張邱以和談的名義,前去魯營探聽虛實。吳起明白張邱的意圖,於是讓精銳的部隊隱蔽,再讓軍中老、弱、病、殘的士兵故意展現在張邱面前。

吳起又裝出一副卑躬屈膝的樣子,請求與齊軍講和休戰。張邱回去,把所看到的情形告訴給田和,田和聽說魯軍士氣不振,就漸漸地放松了警戒。吳起斷定齊軍有輕敵、戰備松懈的意圖,深夜分時,親率一隊精悍的軍士突襲齊營,混亂中點燃大火,齊軍營地頓時一片慘狀,魯軍趁勢掩殺過去,齊軍死傷慘重。齊軍將領田和、張邱等只能倉忙逃走。正是吳起巧妙地隱匿了自己的真象和作戰的真實意圖,而給敵方造成一種錯誤的軍事判斷,使敵軍麻痹大意、輕敵松怠,從而使得弱勢的魯軍最終大勝強悍的齊軍。

陪你一起讀【道德經】,「善為士者,弊不新成」

真正有大道在心中人,做人做事都是十分謹慎,不會去想對周圍的人影響太大。同時在做事的時候也會未雨綢繆的謀劃很長遠。我們可以看到歷史中的名人基本上都是這樣,按照老子說的他們是懂得了大道的人,實際上他們是掌握了成為優秀人的品質。他們的清靜無為也體現在了對自己個人修養上的一種磨練。

我們在工作生活中也能遇到很多這樣的人,他們都會成為領導或者優秀的創業者,我們去看他們的過往經歷和做事計劃時,就能發現自己與他們的差距。其實這些人都是我們可以學習借鑒的榜樣。因為想成為優秀的人,就要學會擁有這樣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