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口業也叫「正語」,並不是不能說話反駁了,要不然還辯經幹嘛,當年玄奘可是反駁了一個城的人,正確的話是要說的。
口業修正的是,綺語,妄語,兩舌。也就是汙言穢語,欺詐之語,挑撥離間之類能令「心苦」的語言。
口業源於心,心先燃燒起來了,苦起來了,然後轉而用語言攻擊對方,妄圖消滅對方,但這往往會讓沖突更加激烈,「苦」越發旺盛,就像點燃自己,再沖入人群,最後大家一起燃燒。
修口業的本質是「透過觀察語言來反觀內心」。
當有意識的修口業時,以正念察覺自己正說臟話,則知道自己的心正在「苦」,所以有「口業」。
苦已知,則苦當斷,不願自己的心繼續燃燒。
再以「正見」,「正思維」,觀苦受無常,不是我,不是我的,是暫時的,不應執著,觀心中的苦逐漸熄滅。
再以「正方便」加強思維,比如觀自己如天空,我的苦如同雲彩,雲不染天空,天空不執著雲彩,自在寧靜,讓苦受熄滅不再復燃。
心平靜了,汙言穢語自然不起,以「正語」繼續交流,這便是修口業,歸根結底是修解脫苦。
自己心能平靜下來,再觀對方,觀對方「心在燃燒」,可憐無助,不知苦,不知如何熄滅苦,只能任由痛苦燒灼。由此起「悲心」不願見他繼續痛苦,在起「慈心」願意讓他從苦中解脫。
至於如何讓對方平靜,這就需要各種世間智慧了,用人情世故,還是理性科學,甚至是「呵斥」,「棒打」。
但是,是以嗔怒心做這樣的事,還是以慈悲心做這樣的事,對自己而言,是完全不同的。
誰會希望自己心裏滿是痛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