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宗教

【天道】裏五台山老和尚說丁元英已經摸到得道的門檻了,只差一步,只是這一步難如登天,「這一步」如何理解

2022-07-18宗教

理解丁元英這個人物,你得先理解丁元英當時是一個什麽狀態。

算盡天機;極度理性;極度孤獨的狀態。

當然,他並不是一開始沒有善良。但是因為他的善意並沒有得到理解,而一系列因緣際會下,心逐漸死亡的過程。體驗在世界宏觀表現上就是他被世界驅逐的過程。

除了他有韓楚風這個朋友外,所有的世界和人,對它。都是死物。

這才是他絕對理性發言,自以為得道,以絕對理性最優解跟家人交流,但是被家人徹底驅逐的根本。

也是它毫不選擇選擇「拔管子」的完成經典的思想實驗中的俄狄浦斯橋段。

他看世界是一片死物。

因為他自以為他已經算盡一切,所以偈詩是沒有真經的「悟」。

所以他在韓楚風以外,以絕對的冷漠和死物的狀態看他周圍接觸到的所有人。所以,最終包括最能跟人相處的妹妹受不了他,知根知底的肖亞文不敢愛他怕進一片死寂的地獄。所以丁元英遇到對自己不懷好意的路人和商販根本不加任何解釋。因為他的狀態是因為能算盡世界,所以看到的世界都是死物。

當然,此外,有兩個人闖了他的世界。一個是芮小丹,一個是馮世傑。這事之後說。

1.枯木禪

其實這個時候的丁元英誤入了枯木禪

有位老太婆建茅庵供養一位和尚修行二十年,平時都由一位二八佳人送飯服侍修行和尚。一次,老太婆對女子說∶「等一下你送飯去時,抱住他試試他修行的功夫。」

女子送飯時依言抱住僧,問他感覺何如,那僧人說∶「枯木倚寒巖,三冬無暖意!」老太婆聽了,非常生氣地說∶「我二十年來供養的竟只是一個俗漢!」

於是她趕走和尚,一把火把茅庵燒掉了。

簡單解釋一下這個禪宗公案。

枯木禪就是來源於這詩裏的枯木。

一個人,看他自己是什麽樣的狀態,他看世界就是什麽樣的狀態。

因為這個和尚進入了枯木的狀態,實際上是一種死物狀態,因此,他被女子抱住的時候,感受不到女子的樣貌和溫暖。因此,他看女子以死物在描述的時候,就是在說,他自己是死物。

而這個老婆心知這個和尚只有死寂的狀態能死不能活,於是直接一把火把它燒出來。最後和尚被迫離開這個地方……最終意識到什麽是活物。最後枯木逢春。真正開悟。

2.丁元英對世界的唯二介面

丁元英就是在這個枯木的狀態。所以,哪怕是芮小丹親自幫他搬家,一開始無心之失安排到沒有空調不隔熱不遮冷的頂樓,丁元英也任何主動交流意願都沒有。——除了他的唯一愛好,音箱,或者說聲音。

他自認已經燒到了世界只剩聲音的程度。在這個時候的他看來,這就是世界的終極答案。用天籟之聲把自己填滿,就是他沒有寫下的那個空字。更深層次的,能獨立搞出比擬頂級設計的聲學工程是他擁有遠超世界能力的明證。聲學裏面數學物理公式極其復雜。並且,音樂的藝術是最直接刺靈魂的藝術,能聆聽到聲音的藝術,就已經算理解藝術的終極答案之一了。更何況,他在音響上的財力精力投資這世界近乎無人可比。——但是註意一點。他並不會像真的燒友一樣把聲音至於自己的生命之上。對他來說,就是唯一的愛好而已。

所以。丁元英這個世界,這個世界還留有一扇窗的話。那唯一的窗子就是能理解他寂寞的高端燒友圈。也因此,他默許了葉曉明,馮世傑,劉冰三人作為知道他的聲音觀眾。當然,他自認是包容的,因為丁元英的視角。他們也只能看到表面而已。也因此,丁元英會因為馮世傑故意的沖突短時間怒而反擊……這其實是丁元英還活著的證明之一。

第二場證明。就是接受了韓楚風測試,被韓楚風背書後的芮小丹用美貌和智慧徹底幹擾了丁元英,以至於丁元英舍得為芮小丹花了天量的錢。也即歐陽雪對丁元英的鴻門宴,結局是,她們確定測出丁元英對芮小丹有真愛。這個測試暴露了丁元英還活著的第二個軟肋:女性。

但是——沒人能想到的是。自認心懂丁元英,需要她逆向斬殺丁元英的開局大招的操作居然失敗了。但是這個時候,痛苦的可不只是芮小丹。因為丁元英在他的死物狀態下,本應看看不到一切世俗之物。但是芮小丹裸衣開大的不講過程的操作直接把他的內心打到七零八落。他自己是誰?世界是什麽?他選擇先逃避。

直到後面因為臭彈,芮小丹第一個想起找丁元英在電話裏哭訴的時候。丁元英直面自己的真實內心的劇烈痛苦,才反應過來。他的的確確渴望芮小丹。除了芮小丹以外,世界是死物。

然而。真正獲得了丁元英的芮小丹卻也能簡單憑直覺理解,接近於死物的丁元英並不是她想要真正看到的丁元英。她想看到活的丁元英,她本能想要知道,想要看到丁元英身上的真正力量。她陰差陽錯被動接下了負責點燃丁元英的任務。

這個是枯木逢春的第一階段,從固有的世界開始逃離。

3.五台山

去五台山的原因不難理解。

一是丁元英已經未蔔先知已經徹底料到了結局,他想要有真人見證自己的水平——就好像他對他自身能力的展示之心,這個心他去不掉,所以他會被馮世傑激怒快速駁倒馮世傑。這一點很好理解,他並不能做到完全丟掉自身的本事;

二是他需要有韓楚風以外的人旁觀見證這是他送給芮小丹的禮物。全世界獨一份。誰也做不到。而世俗世界的凡夫俗子們沒有能力當這件事的旁觀者。

三是丁元英的確算出了,這件事對世界的傷害。但是因為芮小丹這個真正的活人的闖入他的生命世界中,他對本來應該是死物的世界又產生了一絲懷疑,開始疑惑自己因為完成禮物而帶給世界的厄運應該不應該。

所以。丁元英決定先送錢。如果佛門也收錢,那麽這世界就是死亡的世界。已經死亡的世界沒有任何值得留戀,所以他可以放下心來立刻回家,再沒有任何行為困惑。

但是。智玄大師真的不收錢。

所以智玄大師拿到了丁元英此時的偈詩。這段偈詩決定了未來世界的命運。

難理解的是這首詩。

悟道休言天命,

修行勿取真經。

一悲一喜一枯榮,

哪個前生註定?

袈裟本無清凈,

紅塵不染性空。

幽幽古剎千年鐘,

都是癡人說夢。

我再重復一下。這個悟省略了空,是悟空。整個詞都是空境。

簡而言之,就是,這世界什麽也不存在。

換言之,在丁元英的世界中,世界是死物。

註意,丁元英的死物不是那種佛門坐禪而來的。而是完完全全的自悟,是透過對世界規律的深刻掌握,對人性行為的深刻洞察,以徹徹底底就像雷達釘選世界釘選普通人一樣的死結之後,大腦自然而然把釘選物當成了死物。

所以,丁元英的理解中。什麽天命,什麽真經,無非都是癡人說夢罷了。並且。他能當下做的事情,就是把這件事證明給佛門看……

也即。他在赤裸裸直接對佛門,乃至儒釋道一並踢館。智玄大師如果不回應,則會被丁元英嘲笑。所以,哪怕丁元英給智玄送過去的詩,也還在測試這些傳統文化下的人們。因為丁元英此時,就是要把傳統文化的根拔了,他目標是換成「強勢文化」,而傳統文化因為形成了「弱勢文化」,成為了丁元英的敵人。丁元英不在乎事後承擔全世界罵名。

嗯。這一層在文化根子上的俄狄浦斯情節,屬於大多數人認知以外的神域之戰了。

而這個時候。哪怕強者如韓楚風,也沒法看懂丁元英的操作了。對他來說,丁元英的操作是真的完全看不懂——丁元英是在說啥?

幸運的是。智玄大師憑借這首偈詩真的徹底理解了丁元英。

4.真經

後來我們都知道這個故事走向了。

智玄大師首先在詩詞上改了上半。讓其務取真經,然後從戰略上讓丁元英建立扶貧公司,最後留下大愛不愛。等最終丁元英能把下闕也改掉之後,再到五台山找他。

而這裏。智玄大師說到關鍵的,丁元英已經摸到得道門檻,只差一步。

這一步是哪一步?

答案不復雜。但是理解起來異常困難。

這一步。就是理解死物相關的空境之後,還要會證出活物。

簡單舉個例子。著名的佛陀拈花一笑的故事裏。靜默,是死物,是空;笑,是活物,是生。迦葉的一笑完美答出開悟境界,因此得到佛陀真傳。

當然,絕大多數人。終身連空境存在都摸不到。更別提進入從無到有,最終空不異色,色不異空的最終境界了。

丁元英的詞裏面,已經顯示他已經到了空境。而他接下來的計劃,就是徹底完成空的證道。

註意。這個證道不是拈花一笑中的小乘的兒戲。是改變世界的大道。但凡一個人真正懂得開悟,就應該以證道的方式證悟。你有多大本事,就該證出多大環境能被你改變。因為這個世界跟你的內心自我是矛盾統一的,根本不可分開。一個人改變自我,就是在改變環境。反之也成立。

智玄大師看他的詞和他的描述,絲毫不懷疑丁元英誌在必得。

然而丁元英這個計劃的真正問題在哪?

對初期有功勞的股東的獻祭先不說。扶貧也做不到真正扶貧。

更重要的是,這個系統是一個死系統。沒有自我凈化或者自我前進演化的能力。

(PS:能自我凈化/前進演化的系統是活系統,比如網文的生態系就是一個高良性選擇,突變迅速,優勢模因快速擴散的典型活系統。MOBA也誕生於類似的活系統中。)

制造生產環境極其惡劣,終日無休。假如其他公司競相模仿,則未來天下大亂。很多人不僅會背上難以還清的債,還會更早被動接受「枯木禪」的狀態。

人在死物的世界,最終只能被世界汙染為死物。

其他公司可以不模仿嗎?對方成本極低的同時品質還做到極高,其他公司怎麽競爭?

推廣強勢文化,哪怕一路把所有算計到死,最終的終點,

事實上,丁元英不是在證生,而是在證死。所以——表面上這是他給芮小丹的禮物。而他潛意識,也亦是死物狀態的亡靈,對芮小丹這個真正的活物的真正挑戰:這世界哪有什麽生。都是死罷了。哪怕我做到短時間帶給世界希望,有什麽意義呢?最後王廟村的村民能真正改善生活嗎?離開救世主之後,能帶來領先優勢的專利商品能持續多久?到最後無非都是一場大夢罷了。

所以,丁元英根本不愛這個世界。從頭到尾。除了芮小丹。

所以,這個時候的丁元英無法理解。大愛的表現就是不愛。

所以。表面看似是救世主,事實上在證死亡的丁元英,實際是亡靈的力量。就真的以自身的空境的形態,以最大的尊重,目送了芮小丹獨自挑戰惡魔而隕落。這個時候他體會到了當初遠遠比知道芮小丹僥幸從臭彈下逃生更加痛苦的痛。這個時候他迎來了他的生命中的真正最痛苦的啟迪——芮小丹在這個世界死了,但是她卻永久在這個世界上活了。成為了天國的女兒。而芮小丹之死,反而證出了她的生。

無聲之處,化為最極致的天國之聲。死者蘇生,是為神的證明。

而他在極度痛苦中才知道。

生命是真的存在。這世界真的不是只有死亡的世界。

但是,他不知道該怎麽去尋找了。他迷茫了。

但是他確實本能需要去尋找生命是什麽。而他最後一件事,就是知道,劉冰不應該在地獄裏呆著。以前的他可以無視劉冰在地獄,現在的他,意識到他應該給劉冰一個機會,也該給格律詩那些無辜的勞動者一個機會。劉冰在那個位置失去心智引起公司短期動蕩……不說劉冰,也會傷及無辜。

這個地獄,就是自我放逐了格律詩公司股權的劉冰,欠著一大屁股債的情況下,要看著這家公司在很長一段時間蒸蒸日上。這件事,除了丁元英其他人根本還沒看到這個巨大隱患。

但是他又害怕劉冰不知道機會。所以,他決定用劉冰來問天,什麽是空。是生還是死?

然後。這個問題的結局就是——

他只能做到證死。做不到證生。

證生比證死更難。

雖然,格律詩公司的最大的隱患的確排除了。但是劉冰真的應該死亡嗎?他在那個環境下真的有辦法找出生路嗎?

顯然,劉冰找不到也不應該能找到啊。那這種救贖的本意真的不是謀殺嗎?

那真正的生命的意義是什麽?如何點燃?


故事結束在這個時候,戛然而止。

然而。這個問題,以丁元英的智慧能力,連續看到多人因他死亡,最終會理解。世界是活的。很多人不該死,人恐懼死亡本來就是天性。不應該拿著他的死亡濾鏡看世界。

這個就是最後一步,但是這一步則是要求登天。從生入死易,從死入生難。

他最終會在五台山與智玄大師再相聚。解開大愛不愛和扶貧——在丁元英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他已經探索出了一條雖然過程有些殘忍,但是的確可以持續發展的扶貧的路。並且可以復制給全世界。

而足夠大的世界基本生產關系的變動,在一個足夠大的系統下,也會單個死系統變成活系統。王廟村的那些個體戶們,最終還是會持續接觸到未來的持續不斷的先進技術生產過程生產工藝的改變,最終一點點一步步升級改變生活。

天道的確很殘忍。但是它又的確給人希望。雖然很慢,過程很痛苦。大愛不愛。

解鎖生命真諦的丁元英,最終才會真正老老實實去挑戰芮小丹生前給丁元英的真正問題:中國人的文化內容是什麽?出路是什麽?

他最終解開的時候,就是真正得道了。

——觀眾的你解開的時候,你就得道了。

——生系統就是,中國老百姓只能接受生活越來越好,絕對無法長期忍受生活越過越差。違反這條線,就是違反真正的天道。對這個規律的理解,才是【天道】背後的真正世紀大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