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被褐懷玉,知我者希」
【原文】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
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言有宗,事有君。
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而懷玉。

我的話很容易理解,很容易施行。但是天下竟沒有人能理解,沒有人能實行。言論有主旨,行事有根據。正由於人們不理解這個道理,因此才不理解我。能理解我的人很少,那麽能取法於我的人就更難得了。因此有道的聖人總是穿著粗布衣服,懷裏揣著美玉。

在這裏,老子借用了發牢騷的話語闡述了大道的特點,從而引申出了聖人那種「被褐懷玉」的外貌特點,同時也以此來表現聖人的高潔品行。猶如古代的屈原,幾經放逐後,對楚國的統治者失去希望,發出「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悲鳴,最後投江而亡。顯示出其不願意同流合汙的高尚行為。
同時現代社會中,我們工作活動處理中也要嚴格自律,不要與人同流合汙,認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是金子總會發光的,最終會受到工作的回饋,和領導的賞識,自身的積累也會在未來的工作生活中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