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就是精華,是劣中擇優。
譬如狐貍本身只是普通的野獸,但如果開了靈智,就成了狐中精英,也就是狐貍精。所以當我們說「某精」的時候,就是暗示其存在很多沒有成精的同類。比如蛇精與蛇,樹精與樹,兔精與兔。
那麽龍呢?
龍沒有普通那一說,只要是龍,那就是天地之精華。既然「龍」這個字本身就有不凡的意思在其中,那當然也就不用再加「精」字脫褲子放屁了。同理鳳凰、麒麟等神獸,也沒有「精」這一說,如果有,作者是半文盲。
不過雖然沒有「龍精」,卻有「龍妖」,這是為何呢?
因為「妖」的含義是:反常。龍本來是神靈、祥瑞,可如果一條龍突然跑出來興風作浪,把一個村子給淹了,這就不正常了,這就叫「妖」。【西遊記】裏孫悟空就被叫「妖仙」,都已經成仙了怎麽還能是妖呢?這當然是因為天上的神仙都是板正人,就這猴子奇葩,居然造反。
理解字義對厘清神話傳說中的概念很有幫助。
神:靈,威靈。
聖:德高。
仙:長生者,飛升。
真(人):得道者。
佛:開悟者。
妖:反常。
魔:障礙,邪惡。
鬼:陰靈。
怪:物之變異。
精:物之精華。
了解這些之後,就可以開始組詞了。
比如,「妖精」就是「不正常,但方向是好的(比如智商或顏值變高了)」;而妖怪就是「變異了,很難說是不是好的方向(比如變醜了變傻了)」;妖魔就是「反常,而且邪惡」,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