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宗教

為什麽釋迦摩尼不用神通直接滅掉魔王波旬?

2022-03-23宗教

梵文的音譯,「魔羅」的略稱。佛教把一切擾亂身心,破壞行善者和一切妨礙修行的心理活動均稱作「魔」。

印度古代神話傳說欲界第六天之主波旬為魔王,常率眾魔破壞行善。

舊譯之經論,作,梁武改為魔字。婆 沙論四十二曰:‘問曰:何故名魔?答曰:斷慧命故名魔,復次常行放逸有害自身故名魔。’

【大智度論】卷五:「問曰:‘何以名魔?’答曰:‘奪慧命、壞道法功德善本,是故名為魔。’」

除諸法實相,余殘一切法,盡名為魔。

一切法因緣所生,包括所謂神通,因緣所生法,必定受到因果律束縛,從這個角度來講,科學家的發明創造就是最大神通。

不受因果律束縛的神通,是妄想出來,是魔而非神通,可有一法不是因緣生?

科學家必須要完全服從因果律,且利用因果律,學佛之人亦應如此,世尊菩提樹下所覺悟的宇宙人生的真理「此有彼有,此無彼無」,就是因果法則。

然後世尊利用此因果法則的原理,教眾生積極主動的改造生命,改造身心,將生命從汙垢的洪流之中引導到清凈光明的大道上去,如12因緣、四聖諦、三十七道品(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但這是權法,是對治法,是修證法。

正真的大法,其實就是因果律本身:

此有彼有,此無彼無=無我

宇宙的因果法則,是本然如此,非佛所作,亦非余人所作,所以,諸法無我,也是本然如此的,與修證無關,這就是大法、實法、了義法,直指無我,當下無我,無修無證,當下解脫,當下成佛。

五蘊皆空(無我),可度一切苦厄!

以上兩點:

1,利用因果法則

2,從因果法則本身直接悟入諸法無我

大概可以做一個這樣的區分,只看到第一點的,是小乘人,能看到第二點的,是大乘人,但現在天下學佛之人,偏愛第一點,忽視第二點,實為不該。

世尊一生所講法的最終目的,其實就是想透過第一點,將眾生引入第二點(開佛知見)。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說因緣法及緣生法。雲何為因緣法?謂此有故彼有,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雲何緣生法?謂無明、行……

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所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無明有行……乃至緣生有老死。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彼如來自覺知、成等正覺,為人演說,開示顯發,謂緣生故,有老病死、憂悲惱苦。此等諸法,法住、法空、法如、法爾 ,法不離如 ,法不異如,審諦真實、不顛倒,如是隨順緣起,是名緣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