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無用之識——瓷之彩第八

2024-02-22收藏

素三彩,紫、黃、綠三色繪成花紋的,稱作素三彩。以黑色地最為貴重,也有淺黃、淺綠等色地,而花紋則是較為深重的黃色和綠色,也有偶然露出白色地的。茄紫色作為胎地的器皿比較罕見。如果有則花紋僅為黃、綠二色而已,連同底色總共為三色。綠色套綠色,黃色套黃色,在淺深中分出先後,因此有的實際上是四五彩而仍稱作素三彩。西洋人尤其喜歡這類瓷器,所以身價非常高,一件瓷瓶常常價值萬金。瓷器造型以怪獸最為奇特,人物稍次,即使花鳥價值也不低。同一年代的制品,素三彩比較其他彩器竟能升值百倍,而其質地粗糙,底部多有沙眼,卻被看作珍品,大概是有人難以理解的奧妙吧!

黑彩、墨彩,黑彩就質地而言,墨彩就繪事而言。凡是黑色胎地而有花紋是五彩或者三彩的,都稱作黑彩。墨彩只是用淡墨繪在白色胎地上而已。墨彩被看作普通瓷器,不過是在鑒賞家心目中算作一個格式而已。若是黑彩,則身價十分昂貴。素三彩而兼黑彩的尤其特殊,五彩兼黑彩的稍次。

所謂烏金,是指尤為晶瑩明亮的黑彩。所謂古銅,是指茶葉末釉和深黑色的。所謂鐵銹花,是指近似古銅的深紫色。所謂鐵棕,是指茄紫加深黑色。所謂墨褐,是指能夠彌漫全體的墨彩。這四種都是黑彩的支流。

月白、魚肚白,乃是顏色中最淺淡的,牙白,就是略閃黃色的。如果稍閃紅色的,又稱作蝦肉白。所謂填白,是先用粉料堆填在瓷器上,再蘸釉汁,或誤稱作甜白,未免相差太遠了。若以素瓷而論,白也有種種區別。

洋彩,雍正、乾隆年間,洋瓷逐漸流入中國,而且有西洋人郎世寧等人供奉朝廷,所以雍正、乾隆兩代有用本國瓷器模仿洋瓷花彩的,稱作洋彩。繪畫方法等都使用西洋的界畫法,尤其以開光中繪有西洋婦女兒童的瓷器最為精絕。至於花鳥也喜用開光。還有不開光的,所用的顏色純似洋瓷。仔細觀察,則顯然有所不同,而且底內往往有中文的款字。

洋瓷,洋瓷有兩種,一種是西洋流入的洋瓷,原本不為考古家所鑒賞。然而清代初年流入的瓷器有的做工極為精細,如繪有女神像、自由女神像之類,十分新奇可喜,其中極舊極精的制品,也值得收藏一兩件。另一種是我們本國所制作的銅胎掛瓷器皿,商人們通常也稱作洋瓷。實際上這類描繪大半為本國風俗,尤其以【西廂記】等故事居多。而兼仿洋彩的,反而只占少數,如此稱作「洋瓷」,格外嫌其不恰當。大概在互通貿易時,洋瓷流入而有銅胎制品,因而在人們的腦海裏留有印象。因此凡是瓷釉而銅胎的瓷器,不問它是否本國所制,一概以洋瓷稱呼。相沿日久成為習慣,牢不可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