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色釉瓷器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悠久,也是品種最多的瓷器,其燒造歷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時代的原始瓷器,而後隨著時代的發展釉色品種也層出不窮,到了明、清時期逐漸形成青、紅、白、黃、黑五大色釉為主的顏色釉瓷體系。
與青花瓷或彩繪瓷相比,顏色釉瓷以其釉質純凈典雅、去雕飾之美而獨具魅力,體現了中國藝術含蓄、深沈、高雅之韻致,若陳設於文房雅室,其「光」「色」「透」「潔」等特性,能讓人在釋卷凝望之時,予以內心平胡安定。

清新雅致的顏色釉是本期的亮點之一,郎窯紅、茄皮紫、孔雀藍、霽紅等名貴釉色屢見不鮮,各種器形也是豐富多彩滿足不同藏家的選擇。
精品顏色釉瓷賞析

Lot.23
清道光
爐鈞釉大碗
D:21.5cm
無底價
此碗深腹、撇口、圈足。內部及外底施松綠釉。外壁飾一層細密的間雜白色和藍色斑點的爐鈞釉,釉色變幻多端,將爐鈞釉的瑰麗玄妙,演繹得淋漓盡致。清【南窯筆記】說:「爐鈞一種,乃爐中所燒,顏色流淌中有紅點者為佳,青點次之。」爐鈞釉屬於仿燒品種,然而風格獨特,有月白、蔥翠、朱砂紅及藍、綠等豐富的色彩。各色釉在垂流過程中,互相融於一體,形成各種美麗的彩斑或五光十色的絲線紋理。
十硯齋為道光時期齋名署款,據許之衡【飲流齋說瓷】中載:瓷款之堂名、齋名者,大抵皆用楷書,制品之人有四類,一為帝王,一為親貴,一為名士而達官者,一為雅匠良工也。

Lot.58
清嘉慶
寶石藍釉碗
D:18cm
RMB: 10,000-20,000
碗敞口弧壁,下承圈足,造型簡潔端莊,器物胎體薄厚均勻,底足修飾渾康伯斯整,體現出官窯高超的制器水準。碗足內施白釉,釉面光潔滋潤,罕有瑕疵,內外壁通施祭藍釉,釉層勻凈,釉色靜謐,因燒造時釉汁略有流動,碗整體釉色自上而下漸深,如藍天有遠近之別。碗底心雙圈內青花書「大清嘉慶年制」六字三行篆書款,款識字型端正雋秀。
Lot.67
清乾隆
茄皮紫釉大盤
D:21.2cm
RMB: 50,000-80,000
來源:1.上海私人舊藏;
2.中國嘉德金秋文物拍賣會Lot.2796
盤撇口,弧腹,圈足。通體及盤底均施茄皮紫釉,釉色勻凈,發色艷麗,乃乾隆一朝的成熟之作。盤底雙圈內陰刻楷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此楷書款於乾隆二年之前比較常見,當為乾隆時期茄皮紫釉的成熟之作。

Lot.76
清康熙
孔雀藍釉彌勒
H:11.5cm
RMB: 5,000-8,000
來源:北京瀚海庫出

Lot.77
清光緒
胭脂紅釉玉壺春瓶
H:20.8cm
RMB: 5,000-8,000
瓶口外撇、細頸、鼓腹、外撇圈足。通體施胭脂紅釉,釉色嬌嫩。胎質細膩,底釉滋潤。此瓶式樣名玉壺春瓶,在元代即有制作,與此瓶完全相類的作品則始見於明永樂年間,以後各朝多有仿制,器型大致相仿,以雍正、乾隆時期制作最為精良,但多為青花作品,單色釉的比較少見。此器釉色為鮮艷嬌嫩的胭脂紅釉,屬於較高檔的釉色。

Lot.79
民國
仿石紋釉水盂
H:6.1cm
RMB: 5,000-8,000

Lot.82
清雍正
孔雀藍釉橄欖小瓶(附座)
H:9.8cm
無底價

Lot.83
清
綠哥釉帽筒式香插(附座)
H:7.2cm
無底價

Lot.84
清乾隆
爐鈞釉弦紋小尊
H:13.2cm
RMB: 10,000-20,000
小瓶通體施爐鈞釉,釉面勻凈,爐鈞流動感強,藍色有深淺之分,交相輝映,美不勝收,宛若天成。紫藍融匯交織,如雲如霓,分外瑰麗。線條柔和流暢,諸色渾融交錯,迷離迤邐,不失為乾隆爐鈞釉佳作。

Lot.87
清乾隆
茄皮紫釉觀音瓶
H:15.6cm
RMB: 5,000-8,000
瓶撇口,束頸,豐肩,弧腹,圈足較深。瓶口及瓶身施茄皮紫釉,釉面瑩潤,釉色均凈深沈,口沿薄釉處色較淺,底部澀胎可見修胎痕跡。茄皮紫創於明代,為高溫顏色釉,以錳作呈色劑,色呈茄皮般的深紫色,故名。其色,紫中泛藍,成熟於康雍乾,發色純正,最為精致。

Lot.90
清雍正
霽紅釉缽式圍棋罐(附老紅木座)
D:14cm
RMB: 15,000-25,000
霽紅釉為高溫色釉品種,燒造難度頗大,盛行於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罐呈缽型,造型飽滿,線條流暢。以覆燒技法而成,口沿露胎,胎質細潤。外壁及底滿施霽紅釉,釉質肥潤亮澤,發色凝厚純正。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清雍正窯變釉缽型棋子罐,其形制、燒造工藝與拍品相同,可資參閱。參閱: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清雍正窯變釉缽型棋子罐,編號:新00136855。

Lot.117
清宣統
金釉三才茶碗
D:10.5cm
無底價
花地藝拍2024春季拍賣會
-預展/PREVIEW-
4月11日-12日
9:00-18:00
-拍賣/AUCTION-
4月13日13:30
-地點/ADDRESS-
廣州市荔灣區喜鵲路283號
花地灣古玩城二樓九裏藝術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