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學

黃河已成「懸河」,高出地面10公尺,為啥國家不肯清理河底泥沙?

2024-02-22科學

每到夏季,長江中下遊的超警戒水位就幾乎成為了家喻戶曉的新聞。

一條大河的眾生命,依靠它的滋養水源。

但當它狂暴不羈,這些滋養也就變成了威脅。

長江的夏季洪水屢屢成為頭條新聞,讓人們忽略了黃河,它的水位一度比高樓大廈還要高出三四層。

它的水位在上遊是奔騰不息,到了下遊它變得穩重宜人,卻帶來了另一種危機。

它的河床一度比旁邊的居民樓還要高出十米。

這種「奇觀」通常在人們的心中只能掛名,卻忽視了長久以來的人為原因。

即便有著現代科技的幫助,想要改變這一局面依舊異常艱難。

為什麽會出現「懸河」?

黃河,古稱河清河,是中華文明的搖籃。

它孕育了漢族的先民,也見證了中國數千年的滄桑巨變。

但它也一直是眾多自然災害的「制造者」。

每年春季,它的冰封會融化成洪水,淪陷性的洪水成為了農耕文明的敵人。

在過去,它幾乎每隔二三年就會改變自己的流徑。

在上遊的山區,它會考驗人們修建防洪工程的能力。

但它的另一種危機,積壓已久。

這條河之所以能夠成為「母親河」,就是因為它的水量極其充沛。

但它的水不單純是清澈甘甜的。

因為它的上遊地區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開發的「戰場」。

過度的砍伐及其耕種,導致土地水土流失。

在水土流失的幫助下,它的水變得渾濁不堪,而這一切都會隨著泥沙一起下泄到下遊。

這也就是為什麽黃河日益淤積的原因。

水定會找到最低點,而泥沙也就迅速堵塞了它以前的河道。

這些堆積如山的沙土,使得居民們在生活中更多了一層威脅。

他們需要時刻防備河水的入侵,還要面對這些沙土在襲來。

因為河水的到來,它們會變得異常肥沃,可一旦退去,這片土地又成了略顯殘酷的沙漠。

這些沙土的到來,讓人們陷入了「懸河」的局面。

想要解決這一切,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清理河床堆積的泥沙。

但黃河不是一條小溪,想要清理它的河床可不是一件輕松的任務。

即便有如今先進的機械,也很難做到這一點。

到底是什麽原因讓人們不肯去做這件事?

為什麽不清理河床泥沙?

黃河的泥沙淤積一直是人們關註的焦點。

面對著將近四百億的泥沙流入黃河,它的下遊河道的深度每年都會減少約六米。

如此劇烈的淤積,最直接的解決方案無疑就是清理河道了。

但這項工作並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科學家們認為,這項工作的難度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每年的淤積量都高達四億噸,這些泥沙一旦堆積起來,就會成為相當堅硬的物體。

如果用拆除建築物的機械,效果也不會太好。

但如果使用拆遷工具,又很難做到精確清理。

即便是開發專用機械,這些東西也是需要時間的積累,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夠出現。

但時間並不是最大的問題。

如果我們真的將所有的東西都清理出來,那它們又該如何處置呢?

四億噸的泥沙並不是一個小數位,如果直接拋到旁邊的地方,這片土地很有可能會被埋沒。

而如果直接透過運輸車輛進行轉移,那又會浪費大量的資源。

這些都是清理工作必須要面對的難題。

最重要的是,即便將所有的泥沙都清理幹凈了,但問題依舊沒有得到根除。

面對黃河這樣的大河,它的水量是如此之大,即便清理了部份泥沙,它也會繼續淤積。

黃河的上遊一直都是水土流失的主戰場,即便有諸多的防治工程,但要扭轉這一局面,還需要更多時間的積累。

如何扭轉局面?

水和泥沙都是黃河的本身,要想扭轉它淤積的局面,唯一的方法就是從源頭開始。

從古至今,無數的搶救工程都是治標不治本。

這些方案固然能夠挽救災情,但時間久了它的成本也會變得越來越高。

要想扭轉黃河淤積的局面,就得防止過多的泥沙流入河中。

既然黃河的上遊是水土流失的主場,那我們就該從這裏著手。

這裏的地區大多數都是荒蕪的土地,而水土流失的原因也大多都是因為沒有植被的保護。

因此,我們就需要大舉植樹造林,這樣不僅可以防止泥沙的流失,還能使得這些土地變得更加肥沃。

即便是到了今天,中國的工程也從未停止過。

雖然工程帶來的成效不會一蹴而就,但只要人們保持初心,這條河流遲早會回歸到它的治理時期。

除此之外,還可以透過建立水庫及其水利樞紐來減少泥沙流入黃河的數量。

不過這些工程也是需要時間積累的。

從古至今,我們始終沒有放棄對黃河的治理工程,無數前輩都付出了畢生的努力。

如今,我們已經擁有了先進的科技手段,我們也已經具備了更多的經驗。

只要我們一直堅持下去,相信不久的將來,黃河必定會恢復昔日的風彩。

筆者認為。

河水是養育萬物的,水資源更是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但當這股力量失控時,它又會變得淪陷性。

希望大家都能夠珍惜它,理解它。